近日,全球三大矿商之一的必和必拓向中国钢厂发出最新报价,铁矿石离岸报价由155美元/吨提高至168美元/吨。这创下有史以来最高的铁矿石协议价,也意味着必和必拓强力推行的月度定价机制在华实质落地。
中国铁矿石进口量在2011年开年再度进入上升通道。海关日前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1月份我国进口铁矿石6897万吨,进口量创历史纪录。铁矿石价格也一路疯涨,今年1月我国铁矿石进口金额104.4亿美元,同比增长145.7%。1月铁矿石进口均价为151.4美元/吨。
某研究员分析指出,澳大利亚、巴西的极端天气,以及国内持续严重的通胀压力是驱动国际焦煤和铁矿石价格大涨的主要原因。看准这一趋势的三大矿业巨头必然抬高协议矿价,2月17日,必和必拓宣布,新的铁矿石报价为168美元/吨,比上月提价8%,再加上海运费,铁矿石到岸价约达175美元/吨。
这同时也是必和必拓一改季度定价模式,强行向中国钢厂推行月度定价——按此前的季度定价模式,新一轮的报价时间应为今年3月。据悉,目前全球铁矿石供应形势仍然紧张,很多中国钢企若不接受月度定价,被必和必拓断货,铁矿石缺口部分将无法找到替代资源。因此,包括大型国企在内的众多国内钢企已经被迫接受必和必拓的月度定价。
就在必和必拓提价的前一日,工信部发布报告显示,去年我国大中型钢铁企业实现利润897亿元,销售利润率仅为2.91%。
工信部同时预计,2011年在原材料价格高位运行与钢材价格持续波动的双重作用下,钢铁行业销售利润率仍将低于工业领域的平均水平。
马上就访
“河北钢铁业日子紧”
世界三大铁矿石巨头之一的必和必拓,日前将对华铁矿石离岸价格由155美元/吨提高至168美元/吨,较上月提升8%。这个创造了国内铁矿石协议价历史新高的价格一出,中国钢铁业不愿看到的铁矿石月度定价机制终于浮出水面。
国内著名钢铁市场专家马忠普分析指出,这一举动将进一步挤压中国钢铁行业的生存空间。其中,河北钢铁行业的“日子会变得更紧”。
马忠普分析称,河北作为钢铁大省对于进口铁矿石的价格变化应更为敏感。目前,以河北钢铁集团为代表的中国大型钢铁企业对于进口铁矿石的依赖度较高,平均达到了60%。其中,三大矿业巨头又占到了对华出口铁矿石总量的七成左右。正是由于这样的依赖,才促使了三大矿业巨头有恃无恐脱离供需关系以资本化手段运作铁矿石定价,在不考虑中国钢铁企业承受能力的情况下肆意提价。
“钢价跟着矿价走,河北钢铁行业很容易陷入到高产量、低效益的困局,真正的钱都被三大矿业巨头赚走了。”马忠普说。
马忠普建议,河北钢铁行业对于三大矿业巨头日益严峻的“资本入侵”应当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和产业链布局。通过组建民间国际投资公司,到澳大利亚和部分发展中国家入股当地矿山以及海运企业,从而提高权益矿的份额和进口矿石、海运费的议价能力。同时,在稳定螺线等中低端钢材产量的同时,提高板材等到附加值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以此在产能稳定的情况下提高单位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