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规划建设面积31平方公里。主要结合滹沱河生态整治蓄水和滹太片区建设,突出古、新辉映,城、河交融的特点,推进商贸、文化、旅游设施建设,打造具有古城文化特色的新型商贸片区,重点建设占地790亩、总建筑面积120万平方米的国际小商品城,占地2360亩的北方物流园区、纺织服装基地起步区和重点文物古迹周边环境改善项目。
今年实施三项工程:一是完成占地124亩、建筑面积约32万平方米的国际小商品市场二期工程。二是加快推进以常山纺织搬迁改造为主的纺织服装基地建设。三是综合整治旺泉街以东、中山路以南、东门里小学以北的隆兴寺周边历史文化街区。
4、南部山前工业区
为破解土地瓶颈,充分挖掘高(邑)元(氏)赞(皇)山前岗坡次地潜力,采取“政府推动、县区引动、企业主动、政策驱动、环境助动、协调联动”的办法,积极谋划南部山前工业区,为主城区工业企业退市进郊、晋档升级和引进战略投资者搭建平台。
今年上半年完成南部山前工业区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工作,并按照一级路标准启动红旗大街南延至高邑工程,构建主城区与工业区的快速通道,为主城区企业搬迁创造条件。
道路畅通工程
通过三年努力,基本建成省际城市一小时交通圈、“l+4”组团之间半小时交通圈和主城区畅通网络系统。
1、加速构建区域交通网络
加快推进石太、京石、石郑高速铁路客运专线建设,谋划启动石青专线。完成石家庄机场改扩建工程,高标准建设机场大道,建成冀中南区域性航空枢纽和空港物流基地,将京珠高速公路东迁至良村以东,形成全长133公里的环城高速公路。启动城市“东出西联”第二通道工程,缓解石太高速和307国道交通拥堵状况,解决外埠大型货运车辆穿越城区问题。
2、加快构建主城区与四组团间道路网络
将南二环(东段)、槐安路东延至藁城,南二环(西段)西延至鹿泉西部山前,东二环、红旗大街、太行大街南延至栾城,体育大街、建华大街、太行大街北延至正定,强化“l+4”组团之间的交通联系。
3、加快实施中心城区快速路网建设工程
建设槐安路、和平路、体育大街、中华大街4条高架路,基本建成中心城区“井”字型快速路系统。实施二环路与石环路衔接工程,充分发挥二环、石环的交通疏导作用。实施次干路、支路网贯通加密工程,打通市区内断头卡脖路,对超期服役、影响通行的主次干道和小街小巷进行改造整修,提高道路通行能力。
4、加快启动轨道交通工程
成立筹备建设机构,完成线网规划和初步设计等前期工作,争取国家尽早审批立项。
今年,我市将重点围绕解决城市次干道、支路和微循环网络不完善等突出问题,在全面建成石环公路和张石高速公路的同时,抓好主城区路网完善、主城与新区(组团)道路连接等工程。实施中华大街北延(和平路以北局部高架直跨)至学府路工程及机场快速路,续建体育大街北延跨滹沱河至正定工程,新建友谊大街北延至学府路、学府路拓宽及东延工程,基本建成滹太片区四纵三横路网主骨架。实施西二环主要交叉路口单向直跨立交工程和和平路跨线桥工程。打通维明街 (槐安路至南二环)、富强大街 (槐安路至槐中路)等6条断头卡脖路。对中山路 (中华大街至体育大街)、工农路 (中华大街至红旗大街)等6条主次干道进行大修,同时对部分破损严重的小街小巷进行整修,提高次干道和支路网通行能力。
品位提升工程
1、生态建设“三个一”工程
围绕构建绿量适宜、分布合理、特色明显、景观优美的城市绿地系统,实施生态建设“三个一”工程:一是实施环城(1+4组团)1000万平方米水系拓展工程。利用现有水网体系,通过整治改造,新增水面面积1000万平方米。二是实施“5528”绿化工程,植树1000万株。“5528”绿化工程是指5环、5河、2山、8带绿化。“5环”,即环省会与环4个组团城市周边绿化;“5河”,即在流经石家庄的5条河流(滹沱河、大沙河、木刀沟、槐河和泲河)行洪线以外的两侧滩地建立防护林带;“2山”,即封龙山、西山绿化;“8带”,即在贯穿石家庄的四条高速公路(京珠、石太、石黄、青银)和三条国道(107、307、308)及南水北调工程两侧建立防护林带。三是实施100万株乔木进市区工程。今明两年在住宅小区院内和道路两侧植树100万株。同时,新增100亩以上公园5座。结合“拆违”整治,建设1500-6000平方米的街旁游园90个,今年建设35个。对主路主街和12个出入市口进行高标准绿化美化,提升出入市口道路绿化景观和城市形象。今年完成主路主街和主要出入市口道路绿化美化任务。
2、减排治污“三个三”工程
结构减排三项工程:一是淘汰落后产能工程。三年内全部淘汰小火电、小水泥、小造纸、小炼焦、小炼铁产能,拆除厂房,关停设备。二是市区污染企业搬迁改造工程。三是调整能源结构工程。到2010年,天然气能源利用量由现在的1.9亿立方米增加到10亿立方米;三年内推广使用优质低硫煤l700万吨。
工程减排三项工程:一是点源企业减排治理工程。提高标准,深化石钢等39家重点大气污染企业治理,对华北制药等23家重点水污染企业实施工程治理。二是燃煤锅炉拆除治理工程。全部拆除石环公路以内具备供热条件的燃煤采暖锅炉,不具备供热条件的燃煤采暖和工业锅炉全部完成治理并实现达标排放。三是污水处理厂建管工程。到2010年,全部完成市区桥东、桥西两个污水处理厂扩建以及17个县(市)和矿区污水处理厂建设,新增污水处理能力136万吨,并全部实现达标运行。
管理减排三项制度:一是实施节能降耗绩效考核制度,完不成考核指标的企业停产整顿,国有企业法人就地免职。二是实施环境质量与建设项目审批挂钩制度,对环境污染严重的县(市),实行县域限批。三是实施水环境质量奖惩制度,将水质考核断面达标情况与财政联动,达不到目标值,由市财政从各县 (市)、区年度经费扣缴相应额度的资金。
今年减排治污的目标是:市区优良天气力争达到293天,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分别比2007年下降5%以上。启动华北制药、焦化集团等24家企业搬迁改造,完成热电四厂等14个企业脱硫治理项目。完成桥东污水处理厂深度处理工程、桥西污水处理厂设备改造工程和滹沱河污水处理厂建设。实施桥东、桥西两个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完成金石化肥、华曙制药等22家企业工程减排治理项目。对所有重点污染源全部安装在线监控装置。
《方案》还对精细管理工程和市民素质提升工程进行了具体安排。其中,确定今年以做文明石家庄人为主题,以“讲文明、改陋习、树新风”为重点,大力开展公共文明道德实践活动和百万市民学习培训活动;以提高市民公德意识为突破口,引导市民自觉养成文明行车、文明走路、文明乘车、文明观演、文明游园、文明排队、文明养犬、文明装修等行为习惯。深入开展万家窗口创文明活动,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参与文明城区、文明社区、文明单位、文明庭院创建竞赛,继续培育和挖掘各行各业的文明典型、文明标兵,大张旗鼓地进行宣传表彰,切实发挥好典型的带头示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