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省委七届三次全会和省会城市建设工作座谈会精神,动员全市各级各部门做好“三篇大文章”、实现“三年大变样”,1月18日下午,我市召开省会城市建设“三年大变样”动员大会。市委书记吴显国要求,要抓住这一推进省会建设的难得历史机遇,正确处理工作推进中的重要关系,形成强大合力,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抓紧、抓实、抓具体,确保如期实现我市城市建设“三年大变样”的目标。
市委书记吴显国、市长冀纯堂分别作了重要讲话;市委副书记王增明主持会议。
会议指出,未来三年,是推进省会城市建设的重要时期,只有抓住机遇,做好“三篇大文章”,实现“三年大变样”,才能充分释放“省会”潜能,打造新的环境优势、产业优势、开放优势,才能加快繁荣、文明、和谐新石家庄和“沿海强省”省会的建设步伐。省会的建设发展受到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的高度关注,这为实现“三年大变样”指明了前进方向;市委、市政府“三期”科学判断,为实现“三年大变样”进一步理清了思路。近年来,我市按照“长期抓规划,近期抓建管,发展抓改革”的思路,大力实施“主城改造、新区开发、组团提质”三大工程,城市面貌明显变化,载体功能显著提高,为实现“三年大变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尤其是去年,市委、市政府科学谋划实施的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八个一”工作,全面超额完成各项阶段性工作任务,省会城乡环境取得明显改善,为实现“三年大变样”积累了宝贵经验。
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市委、市政府围绕做好“三篇大文章”、实现“三年大变样”,经过反复研究论证,制定了《省会城市建设三年大变样和2008年迈大步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从总体思路、目标任务和保障措施等方面,对省会城市建设提出了明确具体的要求。今后三年我市城市建设的总体思路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建设具有实力、充满活力、富有竞争力的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省会和环境优美、服务完善、宜居宜看的繁荣、文明、和谐的新石家庄”的城市定位,统筹当前与长远、需要与可能,统筹主城与组团、新区与旧城,统筹发展与改革、建设与管理,用开放的思维、改革的办法和创新的手段,着力做好城市和产业布局调整、基础设施建设攻坚、生态环境恢复“三篇大文章”,大力推进城市功能完善和品位提升,不断增强综合功能和辐射带动能力,努力提高全省人民对省会的满意度。根据这一思路,省会城市建设的总体目标是:经过三年努力,实现省会城市面貌大变样,为长期又好又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基本成为城市布局进一步优化、城市功能趋向合理、配套设施基本齐全、城市品位明显提高、山水特色初步凸现、生态环境持续好转的现代化生态型区域性中心城市。围绕实现上述目标,今后三年,我市将按照总体推进、重点突破的要求,以更大的气魄、更高的标准、更妙的手笔,全力推进“主城改造、新区建设、道路畅通、品位提升、精细管理、素质提高”六大工程,突出抓好总投资1400亿元的600个项目建设,加快省会城市现代化步伐,确保实现“一年一大步、三年大变样”。
吴显国指出,省委、省政府特别是主要领导对省会的建设给予了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要求省直各部门进一步加大对省会建设的支持力度,在政策、项目、资金等方面向省会倾斜,这为我市做好“三篇大文章”提供了最大动力和重要政治保障,是实现省会“三年大变样”的最大机遇;环渤海经济区特别是京津冀都市圈的加速崛起,铁路、公路、机场、内陆港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北京举办2008年奥运会,也为我市做好“三篇大文章”提供了难得机遇;特别是一年多来,建设新石家庄的美好愿景和重大举措激发了广大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热情,各项事业都有了一个不错的发展势头,为实现“三年大变样”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因此,各级各部门要充分认识推进省会建设的难得历史机遇,统一思想,坚定信心,以超常的思路、举措,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抓住机遇,奋力拼搏。
吴显国说,实现省会城市建设“三年大变样”将是一场攻坚战,我们不但面临着难得机遇,更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困难。他要求,要正确把握推进“三年大变样”进程中的几个重要关系。一是正确把握加快城市建设步伐与维护群众利益的关系。既要坚定不移地推进“三年大变样”的各项任务,又要注意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妥善解决好群众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二是正确把握当前与长远的关系。既要着眼于解决当前省会建设和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又要本着对城市长远发展负责、对历史负责的态度,对城市建设科学布局谋篇。三是正确把握重点突破与整体推进的关系。整体推进时,必须有所侧重,要瞄准目标,分清轻重缓急,突出抓好“四纵六横”、12个出入市口和3个高速路口沿线的形象改善,集中人力、财力、物力抓好那些对提升城市功能有重大影响的大型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四是正确把握快速推进与做精做细的关系。在强调“快”的同时,不能忽视“好”,要按照沿海强省省会和环渤海经济区重要中心城市的标准来审视、谋划和推进城市建设。五是正确把握城市建设与管理的关系。
在省会城市建设“三年大变样”动员大会上,我市下发了《省会城市建设三年大变样和2008年迈大步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方案》)。其中确定,我市将以创造“山水城市”为目标,全力推进城市北跨、西进,着力打造“北水、西山、古城和南部工业区”。
《方案》确定了今后三年我市城市建设总的思路和目标,并明确今后三年将坚持“东拓西进并举,以西进为主;南延北跨同抓,以北跨为主;主城改造与新区开发共上,以新区开发为主”的原则,集中财力全力实施总投资1400亿元的“主城改造、新区建设、道路畅通、品位提升、精细管理、市民素质”六大工程的600个项目,确保城市建设“每年一大步,三年大变样”。
主城改造工程
围绕提升主路主街和出入市口道路形象,大规模实施集中连片拆迁改造,三年内拆除760万平方米,其中今年确保拆除260万平方米、力争突破300万平方米。在总体推进破旧建筑、危陋建筑、违章建筑、超期临建和有碍观瞻建筑拆迁的同时,重点抓好主路主街和出入市道路两侧各100-200米纵深范围拆迁改造工作,建成环境整洁、特色鲜明、具有大都市风格的街道景观。
1、旧城改造
拆除建筑203万平方米,全面推进主路沿线62个占地50亩以上的大型旧城拆迁改造项目,其中正在实施的32个。重点抓好正在实施的开元环球中心、远洋商贸城、“万象天成”商务城、“金世界”商业中心、“南花园”步行街、北方药博园、新华和南三条市场升级、大经街改造、缔景城、联邦名都等10个精品亮点区域建设项目。
今年的目标是拆除建筑68.5万平方米,重点对和平路沿线水泵厂俱乐部、经编厂宿舍等2个旧区,中山路沿线油漆厂、和平医院生活区、中山路与大经街围合区域、南三条市场大经街两侧区域、石家庄饭店区域、机关事务管理局宿舍、棉三生活区、化工学校旧校区、铁四局等9个旧区,裕华路沿线区域、中华大街东侧区域、排水处住宅等3个旧区,槐安路沿线银星技校;维明街沿线东风塑料厂,中华大街沿线太行机械厂宿舍、第十棉纺厂厂区等2个旧区,建设大街沿线棉五生活区、电建生活区等2个旧区,自强路沿线南花园旧区,共计21个旧区实施沿主干道全部或部分拆迁改造,鼓励实施整体拆迁改造。
2、城中村改造
拆除334万平方米,基本把位于“四横六纵”主干道、二环路和主要出入市道路两侧100-200米纵深范围内城中村改造完毕,改善村(居民)居住环境,增加道路绿化用地,繁荣商贸服务产业,提升沿街景观形象。
今年的目标是拆除建筑80万平方米,重点对裕华路沿线小谈、北杜、城角庄、东里、方北、留村等6个旧村,中山路沿线西王、休门、谈固、白佛口等4个旧村,槐安路沿线振头一街,振头二街、振头四街、槐底、小马、大马、小岗上等7个旧村,和平路沿线大郭村,友谊大街沿线钟家庄村,维明街沿线西三教村,中华大街沿线柏林庄、高柱等2个旧村,建设大街沿线东岗头村,共计23个城中村实施沿主干道全部或部分拆迁改造,鼓励实施整体拆迁改造。
3、拆违改造
拆除156万平方米,实现主次干道两侧各纵深100米-200米范围内无违法建筑和超期临建。按照街道改造规划设计方案和城市主色调,对四横六纵主干道和出入市口道路,从每一座楼房、每一块广告、每一棵树木、每一块绿地、每一盏霓虹灯、每一块便道砖抓起,全部清理占道经营,全部拆除违章广告,全面整治门头牌匾,全面整修粉刷清洗建筑墙体,架空线缆全部入地,建成环境整洁、设施完好、景观优美、秩序井然的精品线路。
今年的目标是拆除44.5万平方米,全部拆除“四横六纵”主干道以及12个出入市道路两侧和3个高速公路出入口周边的违法建筑、超期临建。同时,主要路口架空线缆全部入地,沿街建筑立面装修改造和高标准绿化全部到位。
4、铁路改造
围绕铁路“客进货出、穿城入地”工程实施,完成货运系统迁建工程和中山路以北铁路入地工程,实施铁路沿线土地收购储备和综合开发改造,启动城市中心轴线带状绿地公园建设,高标准规划建设新客站,并规划“留白”金融中心。
今年完成铁路入地和货运线外迁工程拆迁67万平方米和征地1.08万亩任务,启动货运系统迁建工程和铁路沿线土地收储改造。
新区建设工程
以创造“山水城市”为目标,全力推进城市北跨、西进,着力打造以“北水、西山、古城和南部工业区”为特色的四个新区。
1、滹太新区
规划一期建设区为南水北调以东、京珠高速公路以西、太平河南岸1000米以北、滹沱河北岸2000米以南范围,约70平方公里,建设行政、会展、文化、教育、总部经济、休闲居住等项目。三年内计划完成道路网络框架,力争完成太平河、滹沱河和南水北调水系以及会展中心、市行政中心、总部经济、职业教育园区、文化设施、休闲居住设施,完成水源地北移和4.6平方公里经营性用地收储。
今年实施五项工程:一是滹沱河(南水北调——京深高速公路段)蓄水绿化工程,主河道蓄水长10公里,宽500-1000米,水面300万-500万平方米。二是启动太平河北岸107国道以东近2平方公里土地开发工程,完成主要路网(友谊大街、中华北大街、学府路、堤顶南路)及水、电、气、暖等基础设施配套,启动建设大型会展、高级酒店、行政办公、总部经济等标志性建筑群。推动正在谋划的2个大型综合项目(拉美风情园,包括五星级酒店,国际会展交易中心,办公及公寓,用地面积1平方公里;河北绿色生态观光园,包括化肥厂遗址公园、康乐运动公园、足球训练基地、风情商业街、景观住宅、示范性老年公寓等)。三是太平河二期工程 (赵陵铺——田庄桥,长3.2公里),新增绿地94.6万平方米、水面27.5万平方米。四是建设污水处理厂工程,按照国家二级处理标准完成日处理能力7万吨的滹沱河污水处理厂和日处理能力3万吨的太平河二期工程污水处理厂主体工程。五是启动“沙磁河”水源地供水工程,逐步将滹沱河水源地作为应急水源。
2、西部新区
控制区为62平方公里。其中山前大道以东、获铜路以西、槐安路西延线以南、南二环西延线以北22平方公里作为重点发展区域。该区以体育休闲、旅游度假、会议博览、高档社区等为主要建设内容。三年内完成8平方公里山体绿化、10个村庄土地整合、青银高速公路以西约6平方公里休闲度假区土地一级开发、4平方公里的体育休闲公园、7处沿槐安路和山前大道的农家乐旅游度假村以及动漫产业园和海尔高档住宅建设。
今年实施二项工程:一是西山绿化。对秀山、横山和龙泉山共4平方公里山体实施包片治理、绿化,恢复山体植被;治理矿山4平方公里。二是整合青银高速公路以西6个村庄,开发建设用地面积2平方公里、建筑面积100万平方米的休闲度假区和田园风情镇。
3、正定新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