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钢网,国内网上钢材现货市场 石家庄分站 其它地区

您现在的位置: 中钢网 >> 石家庄分站 >> 本地资讯 >> “十二五”节能减排指标“靴子”落地

“十二五”节能减排指标“靴子”落地

来源:中国能源报 编辑:陈婷 2011年03月24日 08:54:51 打印

  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分别降低16%和17%,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8%至10%——“十二五”节能减排指标“靴子”终于落地,在之前媒体普遍报道的降耗16%—18%区间取了最低值。对此数据,有专家对本报记者反映,不出意外,但是略有失望。

  为什么是16%和17%?

  “为什么取16%,我认为可能有3个原因。”参与“十二五”节能减排规划起草工作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周宏春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首先是国家发改委认为“十一五”20%的节能减排目标已如期实现。其次,地方政府感到压力太大,16%是和中央反复讨论的结果。此外,节能减排的难度确实在增加。

  虽然如此,周宏春认为,从20%到16%,下降的幅度未免过大,“地方政府节能的弦会不会一下子松懈了下来呢?”周宏春对本报记者表示他的担心。

  采访中,专家指出,数据显示,如果把“十二五”节能指标16%分解到每年,那么年均下降为3.4%。对比之前各地方两会报出的数据:北京和陕西确定2011年单位GDP能耗下降3.5%,重庆3.8%,天津4%,山西省3.5%左右来看,16%应该说给地方节能减排工作留下了相当的空间。

  据周宏春研究,为完成2020年二氧化碳减排40%-45%的任务,“十一五”至“十三五”三个五年规划期的平均减排率为15.63%-18.07%。“十二五”二氧化碳减排率应在15.51%和20.89%之间,但只有当排放强度降低值大于18.07%,才能完成45%的减排目标。

  3月17日,全国发展改革系统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工作会议在长沙召开。会议认为,我国还处在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过程中,能源需求呈刚性增长,一些地方的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已近极限。“十二五”要实现能耗强度下降16%、二氧化碳强度下降17%,节能减排工作依然艰巨。

  会上,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强调,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完成单位GDP能耗下降3.5%左右,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氨氮和氮氧化物四项污染物排放量均减少1.5%的目标,对实现“十二五”节能减排目标至关重要。

  约束指标两项变四项

  “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提出,作为重要的约束性指标,主要污染物排放指标将由两项增加为四项。除了继续要求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下降8%外,还要求氨氮和氮氧化物分别减排10%的指标。

  业内人士指出,虽然“十一五”减排目标实现,但是环境整体恶化的趋势没有得到扭转,氨氮和氮氧化物的高排放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减排效果。

  就能源行业来说,增加氨氮和氮氧化物指标,受影响最大的是电力行业。“电力行业需增加脱硝的成本,那么发电的成本也会上升。”业内人士如是表示。这对目前还深陷亏损泥沼的发电厂来说,无疑不是个利好消息。

  与此同时,为解决水体富营养化问题而增加的氨氮指标将对污水处理厂提出更多要求,各地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将迎来一个新的发展期。分析认为,相关的环保设备制造、运营企业会受益。

  科学深挖节能潜力

  据了解,“十二五”节能减排规划今年7月即将推出。据知情人士透露,新的规划一方面延续了“十一五”节能减排的做法,如继续推行淘汰落后产能工作,开展绿色照明工程、节能产品惠民工程等。其中在推广节能技术方面,会大力开展节能产品认证和标准制定工作,提高节能标准,有望在现有的汽车减排标准基础上增加节能标准,如设定每公里油耗指标。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显示,“十一五”期间,我国关停小火电机组7210万千瓦,淘汰了一批落后的煤炭、钢铁、水泥、焦炭产能。中电投总经理陆启洲之前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曾表示,“十二五”期间全国至少还有

  5000万千瓦小机组可以关闭。除此之外,减少线损和发电厂用电率也大有可为。

  周宏春介绍,“十二五”在节能指标分配方面做了创新。按照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能源输出情况、民族和经济欠发达地区等以上标准,进行分类指导。

  最新报道显示,“十二五”节能目标分解方案的征求意见稿将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分为5类地区,每类地区确定一个节能指标。从18%至10%不等。第一类地区包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和广东,其单位GDP能耗降低率最高,为18%;第二类地区包括北京、河北、辽宁和山东,其单位GDP能耗降低率为17%;第三类地区包括山西、吉林、黑龙江、安徽、福建、江西、河南、湖北、湖南、重庆、四川和陕西,其单位GDP能耗降低率为16%;第四类地区包括内蒙古、广西、贵州、云南、甘肃和宁夏,其单位GDP能耗降低率为15%;第五类地区包括海南、西藏、青海和新疆,其单位GDP能耗降低率为10%。记者致电国家发改委节能处核实,但电话一直无人接听。

  而“十一五”节能指标分配是从30%至12%,共8个等级。吉林下降30%,山西、内蒙古下降25%,山东下降22%,云南、青海下降17%,广东、福建下降16%,广西下降15%,海南和西藏下降12%,其他省份均为20%。

  周宏春认为,之前重点抓了千家规模企业,忽略了更多的中小企业。今后,应该注重民营企业的节能潜力。除了保证民营企业可以按照要求如期领取节能专项资金外,为激发企业的节能减排潜力,应该尽快开展碳排放权交易。周宏春表示,只有把节能减排的相对量变成具体指标绝对量,才有可能激发企业的动力,参与碳排放权市场。

  “建立一个指标强制、交易自由的市场,给企业提供选择的机会。但是现在我们还做不了,据我了解,‘十二五’也没有时间表。”周宏春为记者解释了建立该市场的难度:“还是数据的问题。要掌握企业的几本账,把能耗、产值摸清楚,和税收挂钩,杜绝虚报数据。现在我们还不够较真。”

  据悉,《中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活动管理办法(暂行)》已经完成文字工作,进入征求意见和履行报

  批手续阶段。一位不愿披露姓名的专家表示,对此并不看好。“因为企业没有动力,单凭社会责任感能走多远呢?当然作为将来交易市场的练兵,做探索还是可以的。”

上一篇:三地一体化发展:京津冀要破除行政藩篱

下一篇:邯钢破译钢市“微利格局”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