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钢网,国内网上钢材现货市场 石家庄分站 其它地区

您现在的位置: 中钢网 >> 石家庄分站 >> 本地资讯 >> “户口”问题纠结首钢重组路

“户口”问题纠结首钢重组路

来源:中国证券报 编辑:豫言 2011年07月14日 08:08:41 打印

  在很多业内人士看来,首钢搬迁的资产置换方案其实是个“怪胎”——老厂实际上搬迁到了曹妃甸,注入的却是迁钢。这恐怕是首钢决议搬迁之时没有料想到的结果。

  “首钢的搬迁,实际上是在为全国钢厂搬迁趟路,交学费。”有人这样形容首钢的搬迁。2005年2月,考虑到环保等方面的因素,国务院批准,首钢搬迁至河北省唐山市曹妃甸,并与河北省唐钢共同组建“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首钢占51%股权,同时,首钢位于北京石景山区的老厂逐步停产。

  截至2010年底,首钢老厂区的800万吨产能全面停产。不过,位于曹妃甸的首钢搬迁项目却生不逢时。这家名为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的钢厂,虽然创建时总投资高达677.31亿元,规划产能高达970万吨,而且还拥有5500立方米的中国最大高炉,但其自建成之日起就饱受亏损纠缠。从推迟投产,到投产后每年30个亿左右的亏损额,不仅让参股方河北钢铁心生退意,也让京唐项目注入首钢股份成为泡影。

  “很多人认为首钢整体搬迁到曹妃甸,曹妃甸自然会成为首钢的发展重点,但事实并非如此。”有知情人士透露,由于有河北钢铁参与其中,首钢并没有将最精锐的技术力量放在曹妃甸项目中;再加上曹妃甸上马时依据专家的意见投建了5500立方米的大型高炉,这大大提升了曹妃甸项目的生产成本,首钢也自知投入过多的精力在这样一个定位不甚成功的基地上未必能有很好的收获。所以,不要说河北钢铁因为拿不到控制权对曹妃甸项目兴趣索然,首钢自身其实也没有把曹妃甸作为主基地。

  这也就是为什么在拿下河北号称条件最好的港口之后,首钢还在河北境内积极谋求其他项目。

  继曹妃甸被首钢纳入囊中后,河北当地的民营企业——邯郸纵横钢铁集团投资控股了黄骅港中铁集团,由后者在河北省的另一大港——黄骅港投建了钢厂(该项目日后令中钢集团身陷垫资泥沼)。

  据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此后,首钢有意联合纵横钢铁在河北仅余的一个深水港口——京唐港再建钢厂,但最终流产。“很多人以为是由于金融危机,实际上,那个项目河北省就根本没有批。”有知情人士称,对于两大海港旁落他人之手,河北省对于自己的嫡系钢企——河北钢铁很不满意。京唐港最终没能由纵横钢铁和首钢拿下,最大的障碍就来自于河北省希望把仅存的这一个港口留给河北钢铁,毕竟,原料严重依赖进口的钢铁产业,沿海布局是相当重要的。

  而首钢在河北遇到的考验,恐怕还来自于已有项目。迁安当地钢厂人士表示,迁钢在2010年秋的拉闸限电减排风暴中并没有获得多少当地政府对大企业的优惠倾斜。

  注 资: 集团盈利核心

  公开资料显示,河北迁安钢铁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02年12月18日,注册资本50.02亿元。据该公司网站介绍,公司的主要工艺装备包括:2座2650立方米高炉,3座210吨转炉,LF、RH、CAS精炼炉各1台,2台双流板坯连铸机,2台8流弧形方坯连铸机,1套2160半连续式热轧带钢轧机,以及配套动力、发电、制氧等公辅设施。年设计能力为450万吨铁、450万吨钢、400万吨热轧板带钢。而河北省环保厅在《关于北京首钢股份有限公司重大资产置换及发行股份购买资产暨关联交易涉及河北省境内企业环境保护核查情况的公示》中却称,迁钢2010年的产品规模为:铁水780万吨/年、钢水800万吨/年、钢材780万吨/年。

  根据中国证券报记者拿到的一份生产数据显示,今年1-5月份,首钢集团整体产钢1190.55万吨,其中已经将迁钢产量纳入进统计范围的首钢总公司共计产钢446.91万吨。实际上,随着首钢本部的停产,首钢总公司的绝大部分钢产量贡献于迁钢。另外一组财务数据则显示出迁钢的盈利能力在首钢集团中相当可观。今年1-5月份,首钢集团整体实现利润总额7.52亿元,同比增长29.31%,而旗下的水城钢铁集团、贵阳特殊钢有限公司、长治钢铁集团公司今年前5个月都有不同程度的亏损,迁钢俨然是整个首钢集团的利润核心。

  “迁钢目前在首钢集团中的地位相当主要。”有业内人士表示,实际上,首钢老厂区无论从设备、规模还是技术都已经难以适应目前的市场,而首钢由于早有搬迁计划,核心的技术力量多放在了迁钢。

  据了解,作为首钢搬离北京的交换条件,北京市政府向中央申请到了汽车基地项目,从而造就了此后北京现代、北京奔驰的落户,而首钢也早早地瞄准了这些高端客户。

  2008年5月,首钢搬迁调整后新建的两大项目之一,也是搬迁后未来北京保留的唯一钢铁精品项目——首钢顺义冷轧分公司正式投产。该项目总投资64亿元,产能150万吨,主要为北京汽车基地提供汽车板材。“首钢的汽车板是自行研发的,研发不过一两年的时间,目前其产品质量已经处于国内的第一梯队,与武钢、鞍钢的板材相当。”有钢铁业内人士表示,2010年,首钢的汽车板产量已经超过了100万吨,今年达到150万吨的满产产量应该不成问题。

  而迁钢的作用,正是为首钢顺义冷轧厂提供热轧板材。在行业内人士看来,迁钢从首钢搬迁伊始,实际上就已经打通了下游市场。

  首钢矿业公司的整体注入无疑让这一条钢材生产线更为完整。公开资料显示,首钢矿业公司(烧结、球团生产线)成立于1959年,除矿山外的选矿、烧结、球团等生产系统地处迁安市,东侧紧邻迁钢公司,是首钢总公司的重要原料基地,主营业务为采矿、选矿、烧结、球团,年产烧结矿1170万吨、氧化球团300万吨。矿业公司球团厂建于1985年,现有两条球团生产线,2010年氧化球团产量达到330万吨。矿业公司烧结厂建于1991年,年产烧结矿1170万吨。据了解,矿业公司大概能为迁钢的生产提供1/3左右的原料供给。

  原定今年上半年完成的资产重组事宜,首钢股份最终未能兑现。不过,河北省环保厅6月29日的一则环境保护核查情况公示,却让首钢的资产置换方案提前曝光。与众多投资者期待的注入石景山厂区地产业务不同的是,首钢此番重组后仍将延续其钢铁主业——以迁钢和首钢矿业置换北京老厂区的资产。但是,这看似并不复杂的资产置换,却因迁钢的“户口”问题让首钢的复牌之路仍显漫长。

  硬 伤: 迁钢批文缺失

  也正是在上述多重因素的作用下,向股份公司注入迁钢,如今已经成为首钢总公司的唯一选择。而要实施这唯一的选择,首钢首先要克服迁钢的硬伤——批文缺失。

  “现在你说迁钢有700、800万吨的产能都是可以的,但是真正有批文拿到‘准生证’的只有200万吨。”一位业内专家向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迁钢最核心的产能——2160板材项目由于建设前没有拿到国家的批文,至今仍是“黑户”。

  迁钢的2160热轧项目始建于2005年,一年多之后,迁钢为首钢贡献了史上第一卷热轧卷板,这对于以长材见长的首钢来说无疑标志着产品高端化转型的起步。当时,这一热轧项目的产能被设计为400万吨。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标志着首钢转型的先进项目,却遭遇了国家对钢铁业多年来不批建的时代洪流。“环保方面的约束倒在其次,主要是发改委这关过不去。”有知情人士这样表示。

  但是,没有拿到批文的迁钢却没有停止发展壮大。目前,迁钢已经拥有了700-800万吨的产能,首钢方面还有意将一部分螺纹钢产能转移至迁钢,进一步将产能提升至1000万吨左右。作为非上市公司,这样的发展没有遇到阻力。而如今,因为注入预期,批文问题又被重新提起。

  早在今年年初,就有媒体爆出迁钢的准生证补办将很快完成。但这一传闻至今未能兑现。“今年3月首钢召集行业专家开了迁钢项目的评估会,实际上是在为后续到发改委补批文做准备。”一位行业专家指出,截至目前,首钢还没有拿到正式批文,原因在于像迁安这么大的项目获批,恐怕要到国务院层面,未来的变数仍然存在。前述专家还补充道,虽然迁安目前拥有将近800万吨的产能,首钢也仍有扩产计划,但是最终发改委下发的批文很可能只有600万吨左右。

  另外,虽然业内普遍认为迁钢项目的“补证”是个案个议,但国家两大部委间对于“黑户”钢铁产能的处理态度“顶牛”,也可能成为迁钢项目成功“漂白”的障碍。

  2010年7月,工信部公布了《钢铁行业生产经营规范条件》,对于现存钢铁企业的生产经营做出了明确的要求,并计划分批次公布符合经营规范的企业名单,并以名单为依据实施行业政策倾斜。这在当时曾被认为是3亿吨钢铁黑户漂白的机会。

  几乎是在同一时间段,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加快钢铁工业结构调整若干意见》,除要求2011年底前不再核准、备案任何扩大产能的钢铁项目外,《意见》还委任发改委对2005年以来建设的钢铁项目进行清理。

  工信部希望用一套规章制度筛选出合格企业予以核准,发改委则仍然秉持项目核准制继续逐一筛选项目的合法性。这两套对钢铁项目和企业的核准思路,出现了严重的“顶牛”。

  “工信部第一批符合生产经营规范的企业名单早就收集上报了,一共50多家,但环保部和发改委都压着没通过。”一位政府人士向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目前无论是工信部的合格企业名单,还是发改委的清理项目名录,都难有进一步的进展,钢铁“黑户”产能企图在近段时间里集体“漂白”的可能性并不大。

  也正是因为这些众多的政策因素,让迁钢的批文下发有了更多的不确定性,在时间方面更是不可控,这让首钢股份在最新的公告中甚至没有妄提资产重组方案出台时间。

  做 大: 全国布局谋篇

  首钢搬迁推进至今,虽然看似整体搬迁只是转移至曹妃甸,首钢股份壳资源的承接由迁钢和首钢矿业完成,实际上,首钢已经开始了全国性的布局。

  2003年5月,首秦金属材料有限公司开工建设,次年6月一期工程投产。2006年10月,首秦公司4300宽厚板轧机竣工投产,这标志着首秦公司铁、钢、坯、材完整生产流程全线贯通,生产能力为生铁255万吨/年,钢坯260万吨/年,宽厚钢板180万吨。

  2005年4月底,首钢总公司正式与贵州省人民政府签订《水钢股权划转协议》,如今已经形成主体生产设施达到年产生铁260万吨、钢300万吨、钢材180万吨的规模。

  2009年8月,首钢总公司联合重组故县铁厂,成立首钢长治钢铁有限公司,形成集采矿、采煤、炼焦、炼铁、炼钢、轧材于一体,年钢铁生产能力360万吨的钢铁联合企业。几乎同期,首钢与贵阳钢厂联合重组,拿下了50万吨优质特殊钢、46万吨钢材的产能。作为对价,首钢承诺在贵阳投资100亿元以上力争在2012年建成200万吨特、优钢产能的精品特钢基地。还是在2009年,首钢重组新疆伊犁兴源实业有限公司,将后者更名为首钢伊犁钢铁有限公司,虽然目前该公司产能只有60万吨,但首钢计划在2011年底形成200万吨钢铁产能,到2015年最终建成500万吨产能。

  2010年,首钢总公司、首钢控股公司、吉林省国资委、吉林省建通投资公司、通化钢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又签署了《通钢集团重组协议》。重组完成后,首钢总公司及首钢控股公司将合计持有通钢集团77.59%的股份。通钢当时的产能在500万吨,而首钢将通过淘汰落后产能、置换扩产,将通钢产能提升至750万吨。

  经过几年来的收购整合,如果再加上首钢迁钢和曹妃甸项目的产能,首钢在短短几年内已经完成了3500万吨左右的产能布局。

  “首钢的每一收购扩张都是瞄准区域性钢铁企业,这样的发展模式在国内的大型钢铁集团中是不多见的。”在钢铁业内专家看来,近几年首钢在全国范围的布局,其前景甚至要优于地方政府主导下的区域整合。但同时,首钢整合的这些项目未来都将遇到类似迁钢的问题——批文,而这将成为日后首钢集团整体上市的一大障碍。

上一篇:河北钢铁 新兴铸管 双双入选2011年中国500强

下一篇:环渤海动力煤价格连续两周下跌

热点新闻

51La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