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过国际金融危机的酒钢人更加清醒地知道,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企业的未来意味着什么。在“十一五”即将结束之时,酒钢人正在梳理自己的转变之道,并以此谋划长远,向建设中国西部一流现代化钢铁联合企业迈进,力争“十二五”末实现营业收入1000亿元以上和进入中国企业500强前100位,为甘肃工业强省做出新贡献。
结构调整产业升级
走进酒钢公司不锈钢厂房,第一个蹦进脑海的词就是:现代化。地面泛着亮光的洁净厂房里,一台台崭新的机器排成了“回字格”。在这里落户的高精尖设备来自世界各大著名公司,代表了当今世界一流的生产工艺技术。酒钢也成为我国西北地区最大的不锈钢生产基地,国内第三家拥有从炼钢、热轧到冷轧完整配套的不锈钢生产的企业。
不锈钢厂总工程师潘吉祥说,不锈钢新产品是酒钢集团公司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的重头戏。目前,不锈钢厂已形成了集采购、生产、销售、研发为一体的完整体系,攻克了大量技术难题。其生产的热轧酸洗卷成功出口欧洲,轧制的钛板填补了冷轧钛带卷国内空白。
在碳钢薄板厂,该厂党委副书记冯进平告诉记者,另一个新产品——碳钢薄板开发也填补了酒钢空白。为了提升热轧卷板产品竞争力,扩大卷板市场份额,酒钢碳钢薄板厂成功开发出石油、天然气输送管用热轧宽钢带L450、L485后,又开发出高级别汽车大梁用钢610L。
高级别汽车大梁钢具有强度高、使用量少的特点,可以直接降低汽车制造成本,是汽车制造商喜爱的高级别钢种。酒钢宏泰贸易公司接到610L订单后,碳钢薄板厂技术人员经过反复研究工艺技术难点,起草了生产技术操作要点及质量控制重点等作业文件。2009年,该厂在转炉-精炼炉-CSP生产线上试制610L汽车大梁钢带180吨。转炉、精炼、连铸、热轧各环节生产过程关键控制点参数得到有效控制。经检验,试制产品全部合格,其化学成分、工艺性能等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填补了酒钢高级别汽车大梁钢生产空白。
近年来,酒钢集团公司加大了对新产品的开发力度,共安排各类钢材产品开发项目21项。其中,碳钢产品开发项目17项,不锈钢产品开发项目4项。今年以来,新开发产品总计生产20万吨。
科技创新助推转变
为使新产品研发工作取得实效,酒钢以“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为依托,充分挖掘技术人员的潜能,并在科研政策、薪酬分配等方面给予大力倾斜和支持,有效激发了研发人员的创新精神和工作积极性,使新产品研发能力大幅提高。由碳钢研究所承担的“铌钒微合金化高强度工程机械用钢开发”项目获得甘肃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酒钢冷轧基板SPHC研制开发”、“石油、天然气输送管用热轧宽钢带L415(X60)研制开发”项目,获得甘肃省冶金有色工业协会科技进步一等奖。
今年上半年,酒钢集团公司实施的41项提升产能、改善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的项目中,仅1—5月创效1.6亿元。炼铁厂实施的高炉喷吹兰炭技术攻关项目,达到了降低炼铁燃料成本、拓宽炼铁喷吹煤资源的目的,创效近千万元。焦化厂通过优化配煤结构等一系列措施,使工序能耗大幅降低,从去年同期的113.17公斤/吨降至60.84公斤/吨,同比降低逾四成。多项新产品应用技术的推广,对降低合金消耗、节约燃煤、降低电力消耗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很多项目当年即可收回投资。在嘉峪关市2010年工业暨节能大会上,酒钢集团公司获得全市节能特别贡献奖。
为保证新产品开发的质量,酒钢加大了科研设备购置的经费投入,同时投巨资大幅度提高主线生产单位工艺装备水平。公司技术中心还与多家科研院所、大中专院校建立合作关系,有效强化和扩展了新产品开发的研究手段,为整体的研发流程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也为酒钢研制开发高附加值的钢材产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循环发展破解难题
酒钢正在实现角色转换,成就“循环梦想”。
2009年底,国务院批复的《甘肃省循环经济总体规划》明确提出:着力打造酒泉、嘉峪关清洁能源和冶金新材料循环经济基地;依托酒钢集团等企业,打造冶金——资源综合利用——冶金化工——新材料产业链;通过利用冶金行业粉煤灰、冶金渣等固体废弃物生产新型建材,回收再利用冶炼废水、废气生产化工产品,构建冶金及相关工业循环经济产业链。
酒钢战略投资委员会副主任杨艳丽说,酒钢发展循环经济的目标,包括三个循环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小循环,即以铁素资源为核心的生产上下工序之间的循环,水在各个工序内部的自循环以及各个工序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副产品在本工业内的循环等。第二个层次是中循环,指各个生产厂之间的物质和能量循环,即下游产品的废物返回上游工序,作为原料被重新利用,或者将一个生产厂产生的废物、余能作为其他生产厂的原料和能源。第三个层次是大循环,即企业与社会之间的物质和能量循环,包括煤气回收利用,向社会提供民用煤气;自备电厂余热在冬季输送供暖;钢铁渣用于建材和城市道路交通建材;利用高炉水渣、转炉钢渣、石灰筛下物及粉煤灰等固体废弃物生产水泥熟料;使用报废的社会废品经回收后作为钢铁生产原料重新使用等。
在全面挖潜降耗活动中,酒钢职工自觉投身技术革新之中。一个被工友们称赞的典型是,宏兴公司炼钢工序总炉长张雪曾经连续15天将吨钢铁水消耗控制在了885公斤左右,受到了公司重奖。正是带着这种生产热情,酒钢努力实现由高耗能、高排放、资源型的旧“两高一资”,向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资源永续利用的新“两高一资”转变,在2009年节能减排取得历史性进步后,2010年,该公司提出,钢铁主业能耗在去年的基础上再降10%,吨钢综合能耗力争进入国内大中型钢铁企业前10名。
在酒钢,流出去的污水,排出去的废渣、废气都得到了循环利用。日前,污水处理回用工程正在抓紧时间建设,年底将完工。杨艳丽说,这个工程完成后,日处理污水达到每天16万立方米,酒钢本部的水利用将实现梯级使用,污水实现零排放。
酒钢集团公司每年产生的各种工业废渣量达到400万吨以上。“以前风一刮都飞走了,还污染环境。”吉瑞新型墙体材料厂厂长杨山峰告诉记者,现在在循环经济工业园,大量工业固废原料开发生产成了新型建筑材料,最大的排放物——粉煤灰的利用率已达到100%。记者在现场看到,由于市场需求量大,增压砖等项目正在扩建之中。
除此之外,酒钢高科技种植园是西北地区最大的集反季节瓜果、蔬菜、花卉种植,粮油食品加工,旅游休闲等为一体的综合性高科技农业示范园区,年产各类蔬菜水果120多万公斤、鲜切花50万枝。10万亩的葡萄庄园和年产5万吨的葡萄酒生产线已经投产,建成了亚洲第一的地下葡萄酒窖。就连酒钢万名职工每天配送的工作餐盒饭里装的每一样东西——肉菜油粮,均来自酒钢自己的种养殖基地。
要想奠定企业百年发展基业,酒钢的决策者们认为,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把区域内生态建设、环境保护、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生态的恢复与社会经济发展及城乡建设有机结合起来,通过统一规划,综合建设,培育天蓝、水清、地绿、景美的生态景观,孵化高效、低耗的生态产业,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社区,形成人与自然高度统一的可持续发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