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钢网,国内网上钢材现货市场 石家庄分站 其它地区

您现在的位置: 中钢网 >> 石家庄分站 >> 本地资讯 >> 钢贸企业多元化,馅饼还是陷阱?

钢贸企业多元化,馅饼还是陷阱?

来源:中国钢材网 编辑:陈琦 2010年08月07日 09:13:51 打印

导读: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钢贸企业狩猎财富的方向正在向多元化看齐,然而在他们转身的背后,业界关于钢贸企业走专业化还是多元化道路的争论再度泛起。在国内众多知名大企业多元化战略以失败落幕的阴影下,为什么仍旧有无数的钢贸企业青睐多元发展?多元化对钢贸企业来说究竟是康庄大道还是崎岖小路?

  把鸡蛋放到一个篮子里,还是放在不同的篮子里,这永远是个问题。

  李天明对此并没有想太多。这位浸淫钢贸行业20多年的老将开始寻求跨界发展,两年前他刚刚进军房地产业,几个月前又闪电般地开办起了一家餐饮店。

  他经营的领域看上去离钢材越来越远了。

  李天明的例子并非个案。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钢贸企业狩猎财富的方向正在向多元化看齐,然而在他们转身的背后,业界关于钢贸企业走专业化还是多元化道路的争论再度泛起。

  多元化曾点燃了中国企业走向伟大的梦想。但多元化与失败仿佛是一对挛生兄弟。翻开中国三十多年的商业史,会发现中国几乎所有优秀企业都进行过多元化努力,但让人伤心的是,几乎所有优秀企业的危亡都与多元化扩张战略有关,德隆,托普……

  在国内众多知名大企业多元化战略以失败落幕的阴影下,为什么仍旧有无数的钢贸企业青睐多元发展?多元化对钢贸企业来说究竟是康庄大道还是崎岖小路?

  不得不进行的“选择”?

  在中国乃至全球最大的钢贸企业聚集地——上海,一众老板心态复杂,钢贸——这个曾经几乎令他们一夜暴富的行业,如今变得让他们爱恨交加。贸易模式单一,行情暴起暴跌难以捉摸,价格倒挂成为常态……

  “现在生意确实比前几年难做了,需求虽然有量,但分摊到众多的贸易商头上份额显见减少。”李天明说,他从20多岁从事钢材贸易到现在接近50岁,感觉钢贸行业正利润率变得越来越低。据了解,一些企业的利润率不足2%。

  作为“夹缝中”生存的群体之一,李天明们多年前就开始思考,微利年代下该如何谋求转型。

  两年前,在留住一部分维持钢贸生意的资金后,他开始抽出一定量的资金跨行业谋求发展。“什么赚钱就做什么”。

  近年来,随着钢贸行业赢利点、盈利率相对降低,那些在钢贸领域创造辉煌的企业家们义无反顾地选择了“二次创业”纷纷开拓新领域、新项目。鸡蛋不能都放进一个篮子里面成为李天明们的共识。

  上海辉岳金属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谢灿明是比较早在上海经营钢材生意的人。近年来,他看到钢材市场震荡大,做钢材生意的人也越来越多,就谋求企业转型。经过一段时期的考察,他在南方某地开了一个铬铁厂,从事制作不绣钢的原材料。目前,铬铁在市场上供不应求,日子很好过。

  本报记者对上海工商联钢铁贸易商会会员企业进行调研后发现,在企业完成早期资本积累之后,多元化经营(不包括围绕钢贸行业进行产业链延伸和金融运作)已几成普遍现象。目前这些钢贸企业多元化的主要方向是房地产业、餐饮娱乐业、制造业等,其中涉足房地产的约占50%——60%。钢贸资本的逐利性显露无疑。

  产业具有先天优势

  对于出现这种趋势的原因,4年前就已经控股一家钢厂的上海宝闽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许集体分析认为,在多年的资本积累后,目前钢贸行业的特点之一就是资金过剩,这在今年表现得尤为明显,许多企业开始转向外地投资。

  和其他群体相比,钢贸企业多元化运作有其独特的优势:“钢贸企业投资需要大量资金,而资金来自于大量的钢材库存”库存已经成为钢贸行业流动资金的主要来源,钢材现货产品具有易于质押,流动性强,变现快的特点。这也是当前大多数钢贸老板虽跨界发展,但仍坚持以钢贸为主业的重要原因之一。据国内知名钢铁现货交易平台西本新干线的监测数据显示,以螺纹钢为例,近三年来,上海地区螺纹钢的社会库存量增加了近两倍多。

  提高资金的利用率、盈利率,进行多元化投资逐渐成为钢贸企业获取利润、分散风险的主要手段。

  河北中信国际经贸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晓光对本报记者举例说,假如一个钢贸企业有1000万的资产,按传统的钢贸经营模式,如果这些钱都投在钢铁贸易上,这样利润率会很低,风险也大。如果从1000万的资金中拿出50%做主业(钢铁贸易),用10%做钢铁期货套保,其余的资金可以进行其他行业投资,如土地房产、股票、收藏品等资。“这样,在本产业出现问题时候,其他收益能保证公司持续良性的发展,以至于行业洗牌中能生存下来。”

  王晓光说,有序地把资金投资到新行业,做真正的“资本家”,到时候分红就可以了。

  提升核心竞争力是关键

  专业化之与多元化,向左走还是向右走?

  “在多元化业务中,投钱是最容易的,但管理是最难的。”上海工商联钢贸商会秘书长李强认为。大多数企业多元化业务的失败,都是因为他们单纯某行业前景是否有利可图,却没有一套规范的方法来管理多元化业务。

  上海萌兴经贸有限公司徐智明对此深有感触,他身边的一位钢贸朋友曾进军其他领域,由于把握不准管理不善,一步步追加投资,可到最后投资了七八十万元却生产出一堆半成品。

  “很多企业搞多元化,管理能力跟不上,把主业赚来的钱还搭上,甚至把主业拖垮了。”

  对此,李强认为,多元化的进程有其一定规律,企业何时应该多元化,如何多元化都有一些基本条件,不是企业发现了新的盈利市场和有闲置资金就可以不顾自身条件而义无反顾的举起多元化大旗。

  首先企业自身要有一定的规模,并希望寻找新的增长空间。“从这个意义上讲,企业选择多元化战略应该是顺应市场潮流”他说。

  不过,仍然有一些企业在多元化的探索中,取得了成功的经验。

  走进上海翰鑫工贸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奶翰的办公室,仿佛进入了一家家具精品店。

  原来,除了做钢材生意,他还兼营一家制造柚木和红木家具的木器工艺品制作室。“我要把我的办公室做成高档柚木家具精品店,以此来向我钢贸圈里的朋友推销我的柚木家具。”除此之外,他还在pvc管生产、汽车装潢业进行了投资。

  对待多元化经营,陈奶翰介绍,自己进军其他领域完全是帮朋友的忙,但多元化经营管理是关键环节,尤其是要考虑人力资源方面是否有适当的人才担当新的任务?目前,他仍然主要负责钢材贸易,其他领域则由专业的团队在打理,今年这些项目均已经实现盈利。

  西方经济学分析企业集团发展的过程是:集中发展核心产品企业——发展相关多元化经营——不相关多元化经营。多元化更强调以自身核心竞争能力为基础多个业务的协同作用。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获得需要长时间的修炼。

  2002年,业内知名企业——西本新干线有限公司提出了“一业特强、适度相关、多元化发展”的规划,即是这种理论在行业的具体实践。公司首席执行官虞钢曾说:随着市场经济的成熟和行业竞争的加剧, “企业经营管理的根本目标也从一般的提高竞争力向发展持续的核心竞争力转变。”在这样的理念指导下,西本以钢铁产业链条上的重要环节为中心,始终致力于提升以核心竞争力为基础的资源全面优化及协同发展,不同于片面的多元化。

  对此,中物联钢铁物流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王建中建议,钢贸企业的发展轨迹应是先做专业化,达到一定程度完成原始积累,有足够多的资金和操作实业的经验后,再开始走多元化道路。

  中国有句老话叫做:鸡蛋放在不同的篮子里安全。但请别忘了,放鸡蛋的篮子也是要用钱来买的,是有成本的。

  上海南珊物资利用有限公司董事长汪永新认为,既要坚持专业性,又要多元化的发展,其实这两者并不矛盾,专业性要求的是一个企业对产品在不断探索中做精做强,而多元化发展则是企业全面发展起来的灵活而有效的途径。

  目前他的公司在在环保产品领域形成一定竞争力后,正逐步向各个领域拓宽,业务涉及高炉冶炼加工、房地产开发销售、物业管理等。如今他还准备在太仓筹建一家五星级酒店。

上一篇:海鑫钢铁启示录:少帅李兆会的梦想与现实

下一篇:8.6国内钢材市场简评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