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点扫描
“工业强市”理念步步深入人心,并化作强大的行动支撑力。
占全市产业比重80%的传统产业齐发力,再造发展新优势。
积极培育壮大优势和新兴产业,抢占经济发展制高点。
做大做强拳头产业,全市工业生产保持了稳定增长。
2011年悄然走向终点。我们感叹着“时光瞬
息如流电”,亦流露着一份难言的不舍与收获的喜悦。回眸之间,我们欣喜地看到一个个铿锵有力的发展步伐,看到一幕幕饱含着“工业强市”激情的奋斗场景。
在市委、市政府的积极引导和推动下,全市工业战线鼓足了劲头儿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发展优势产业,做大做强拳头产业,努力赢取“十二五”开门红。
“工业强市”理念步步深入人心
“工业强则城市强,工业兴则城市兴”。这一被实践所证实的理念在2011年再次被市委、市政府提升到新的高度,并使之步步深入人心。
2011年8月10日上午,全市工业结构调整和发展工作会议隆重召开,对加快全市工业发展进行研究部署。“当前,我们的工业发展是前有标兵,后有追兵,形势逼人,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孙瑞彬在此次会议上强调了“工业强则城市强,工业兴则城市兴”这一理念,并向全市上下发出动员令:切实增强加快工业发展的紧迫感和危机感,紧紧围绕调结构、转方式,大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做大做强工业经济,为完成“十二五”转型升级、跨越赶超“两大任务”提供强大支撑。
金秋九月,市第九次党代会吹响振奋人心的建设“幸福石家庄”新号角,提出“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强市,大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强力培育以生物医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为龙头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努力实现存量做优、增量做大、主导产业做强,锻造强大的现代工业体系。”
此次会议还明确了中东西三大区域各自发展的重点,强力推进东部产业新城、大西柏坡、空港工业园、南部工业区四大战略性工程建设;大力提升工业聚集区的规模、档次和功能,着力打造循环化工基地、高端医药园等一批“千亿级”园区等。
11月22日胜利闭幕的省第八次党代会也吹来建设经济强省、和谐河北的东风,更加坚定我市转型升级、跨越赶超的信心。
一次次振奋人心的会议带来一次次思想的浸润,“工业强市”理念化作强大的行动支撑力。
传统产业加快重振雄风的脚步
在转型升级、跨越赶超的持久战、攻坚战中,占全市产业比重80%的传统产业应当如何找准定位,再造发展新优势?这是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和专家学者、工业战线奋斗者不断探索的一个重要课题。
对这一问题,市委、市政府思路明晰、信念坚定,那就是通过技改、产业集聚、节能减排等路径“大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动传统产业由弱向强转变。
市委、市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副主任郭省也认为,像化工、纺织、钢铁、建材等劳动密集型或资本密集型行业,都带有传统产业的特征,“但传统产业并不是没有潜力发展的产业,通过技术改造、技术创新,传统产业可以重新抢占市场制高点,再造竞争新优势。”
“实现振兴工业、工业强市的重任历史性地落在了我们肩上,在这个充满激情、可以有所作为的年代,当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战略部署,尽责于社会,造福于企业员工。”常山纺织集团、常山股份公司董事长汤彰明动情地说。他介绍,常山纺织正紧紧抓住企业整体搬迁改造的契机,按照“主业做精、开发突破、适度多元”的发展战略,争创“百亿集团”。今年以来,常山纺织面对少有的“寒冬”,更是通过强化管理,对标赶超,控亏增效等多举措强身御“寒”。
据市工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我市进一步加快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步伐,大力度、宽范围、多路径地开展技术改造工作,积极争取国家、省技改专项资金支持。到目前为止,我市已有77个重点工业项目获国家和省技改专项资金支持20609万元。
积极培育壮大优势和新兴产业
着眼“十二五”,我市进一步明确了科学发展、转变发展方式思想,向“优”和“强”要效益,一方面加快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步伐。另一方面,加快发展生物医药、信息网络、先进装备制造、现代服务业等新兴产业,抢占经济发展制高点。
今年以来,为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我市坚持“两条腿”走路,即坚持内涵增长和增量提升两个方面发展。一些传统优势产业,应用高新技术,再往前“走”一步,就是新兴产业。比如我们的医药产业,引进高端技术、高端项目来发展,在生物医药这个新兴产业领域大有可为。今年以来,华药、石药等企业都在紧锣密鼓地加快生物医药、高端产品板块的建设。华药牵头成立微生物药物技术创新与新药创制产学研联盟;研发成功重组人血白蛋白,并在国内首家获药品生产许可证,成为世界第三家具备产业化能力的企业。11月17日,石药集团“新型药物制剂与辅料国家重点实验室”正式启用。“十二五”期间,石药又承担了重大专项课题16项。
增量提升,我市瞄准以前没有的或不强的新兴产业。今年5月底,石家庄·中国半导体光谷专家论证会举行,我市提出将依托石家庄信息产业基地,建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以能源通信应用为主的绿色有“芯”“光谷”。计划到2015年,建成国际一流的光电产业集群,销售收入突破1000亿元。为此,市政府近日成立专门的半导体光谷推进会,制定长远规划和产业招商优惠政策,全面推进光谷建设。
临近年末,石家庄信息产业基地“追光逐电”的各家企业都铆足了劲儿紧追“日新月异”的行业步伐向前冲。今年信息产业基地新续建项目17个,总投资32.66亿元。
此外,今年上半年我市出台了《石家庄市推进物联网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未来5年,石家庄将把物联网产业培育成为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对标高端做大做强拳头产业
做大做强拳头产业,也是我市实现“工业强市”目标的必然选择。
今年市委、市政府实施包括《关于石家庄市鼓励工业企业加速发展的意见》在内一系列鼓励工业企业做大做强、加速发展的政策和措施。同时,筛选确定新的工业50强企业,大力实施工业50强企业上台阶工程,对主营业务收入首次登上50亿元、100亿元、300亿元、500亿元和1000亿元台阶的企业予以技改和产品研发资金等支持。
我市还积极推动生产要素向优势企业和产品集中,力争培育一批主导产业的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打造一批“百亿级”企业。为更好地服务“大块头”企业,今年3月底我市正式启动“十二五”期间规划年销售收入超百亿元企业与市领导联系制度。
今年以来,我市还深化拓展对标行动,引导鼓励每个企业向同行业最优看齐。引导和支持企业坚持不懈地加大技改投入,推动企业向产业高端迈进。
为了进一步奠定企业在国内输液行业的龙头地位,石家庄四药依据世界先进的欧盟标准设计和建设了现代化制剂车间。眼下已进入迎接国家药监局GMP认证现场检查的关键时刻。该项目通过认证投产后,四药生产规模将扩大一倍。四药董事长曲继广满怀信心地表示,四药将自觉对标国际行业高端,全力打造高效、环保、节能的行业示范性企业,在“工业强市”中勇当先锋。
有付出就有收获。据市工信局经济运行分析人士介绍,1-11月,全市工业生产在全国持续回落的大形势下,保持了稳定增长,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1573.1亿元,同比增长16.2%,工业运行质量继续居全省领先水平。预计我市全年工业增加值完成1700亿元左右,增长16%左右;利税、利润增速达到20%以上,能够完成年初预定的发展目标。
任重而道远,全市工业战线的奋斗者怀揣着“工业强市”的坚定信念迈向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