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11月中下旬国家调控物价的措施接连出台,最近一周寿光市场的大蒜、生姜等小宗农产品以及大豆、谷物等大宗农产品,相比一个月以前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价格下跌。这仅仅是近期全国部分农产品价格回落的一个缩影。
全国蔬菜看寿光。在这个全国最大蔬菜集散地,10月中下旬曾卖到1.6元/公斤的白菜,价格已经回落到1.06元/公斤;领涨今年农产品行情的大蒜,10月中下旬还能卖到14元/公斤,现在价格也已经回落到了10.6元/公斤。
最近一个月,蔬菜价格无论是从批发到零售,还是从北方到南方,许多品种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止涨回跌。11月9日以来,全国生姜价格降势明显,截至11月20日累计降幅为2.5%。10月中下旬以来,南部沿海地区大部分叶菜价格下降;其中,生菜、油菜、菠菜降幅均超过四成。
价格下跌的不仅是蔬菜。从11月中旬开始,大宗粮油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价格回落,豆类、谷物价格跌幅接近10%。在北京玉泉路粮油批发市场,从11月11日到19日,散装大豆油、棕榈油、菜子油批发价格出现了3%—5%的跌幅。
部分果蔬仍有下调空间
面对本轮部分农产品价格止涨回跌的态势,专业人士预测,随着国家稳定物价的措施进一步得到贯彻落实,下半年以“温和上涨”为主线的粮油价格将趋于稳定,而部分蔬菜、水果等农产品价格仍有一定回调空间。
部分蔬菜和水果前期创下价格新高,业内人士认为仍存在一定的下调空间。长期从事蔬菜水果贸易的山东经销商苏涛表示,延续两年的大蒜暴涨行情已经结束,到明年新蒜上市之前,大量库存将陆续释放出来,大蒜价格仍将继续回调。而随着陕西、新疆等地苹果陆续上市,加上南方橘橙类替代水果销量大增,一度创下价格新高的山东苹果目前也开始显现出价格松动的迹象。
“但是现在断言农产品价格全面回调还为时尚早,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物价上行压力依然存在。”业内人士认为。
吉林 销售场所与生产企业“挂钩”
为了减少农产品流通环节,稳定农产品价格,吉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昨天表示,加大力度支持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与农产品生产企业、生产基地实行“场地挂钩”“场厂挂钩”等制度,统筹农产品产区与销区的协调发展,降低农产品流通成本。
吉林省还提出,即日起至明年一季度末,未经省政府同意,各地一律不得出台新的调价项目。价格出现显著上涨或者有可能显著上涨的地区,由物价部门提出意见,当地政府同意并报请省人民政府批准或授权,以当地政府名义对生产和经营企业部分价格采取限定差价率或者利润率、规定限价,实行提价申报制度等干预措施,并及时向社会公告。
河北 主要价格数据周报改日报
针对物价持续波动局面,河北省昨天启动价格应急监测预警机制,将50种生活必需品、主要农产品和农资的价格监测周报改日报。
按照统一部署,河北省每个设区市要选择一个经营规模较大、品种较全、影响范围较广的大型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每日监测报告粮油及主要副食品批发价格变动情况。河北省还选择6家面粉加工企业、3家食用植物油加工企业,每天监测出厂价格变动情况。
河北省将进一步做好价格信息发布工作,向当地百姓及时发布市场价格情况,客观分析价格变动趋势,准确阐释价格政策,稳定社会价格预期。
上海 绿叶菜价拟设综合指数保险
上海市农委昨天表示,将研究设立青菜最低收购价和绿叶菜市场价格综合指数保险。
在扶持本地绿叶菜生产的同时,上海市农业部门积极建立绿色通道,推进郊区农业生产合作社在城区标准化菜场开辟销售专柜。
在相关的蔬菜扶持政策中,上海市农委正在抓紧研究绿叶菜生产的扶持政策,提高蔬菜生产的农资综合补贴标准,新增绿叶菜专项生产补贴,开展蔬菜“标准园”创建的奖励,实施净菜配送、销售的奖励;研究设立青菜收购最低保护价格,防止菜贱伤农;建立完善绿叶菜市场价格综合指数保险的办法,协调相关各方做好预案的启动工作,切实保护好农民的利益和他们的种菜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