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钢网,国内网上钢材现货市场 石家庄分站 其它地区

您现在的位置: 中钢网 >> 石家庄分站 >> 本地资讯 >> 河北房企如何应对“动荡”变局

河北房企如何应对“动荡”变局

来源:河北经济网 编辑:陈琦 2010年08月31日 08:45:23 打印

  今年4月份,国务院出台新一轮楼市调控新政。几个月来,随着调控力度的进一步加大,遏制房价过快上涨的政策效应得以初步显现。然而,在经历了一个短暂的“低迷期”过后,7月份以来部分主要城市房地产市场呈现回暖迹象,在需求释放带动下,购房者对房价反弹出现了新的预期。面对房地产业不稳定的发展变局,省内房地产开发企业如何应对?记者连日来进行了采访。

  “拉锯战”持续,中小型开发企业或受影响

  采访中有业内人士说,几个月来省会房价波动幅度其实并不太大,目前省内改善型自住房较多,投资、投机购房相对较少。据石家庄市房管部门发布的数据显示,在购买者结构上,省会1-7月份本市购买比例为85.59%,本省以内购买比例为8.48%,本省以外购买比例为5.93%,购买对象仍以本市居民为主。

  当然,7月份省会商品住房销售面积和销售套数环比上月分别下降了23.09%和26.04%。“销量环比下降说明调控政策在发挥作用,但并一定就意味着房价也在下降。”石家庄某房地产有限公司的一位工作人员说,因为购房者观望,所以造成了商品房销售量下降。记者采访发现,五、六月份时每平方米6000-8000元左右的均价,至8月中旬时仍是这个价位,基本没有发生多大变化。但对于部分地段较好的楼盘,销量始终是不发愁,有的开发商还准备在近期推出新的楼盘。

  国家发改委日前发布了全国36个大中城市监测数据,指出7月份房价环比上涨1.61%。石家庄由于有刚性需求,所以基本维持旺盛,不过房价并没有出现波动性下跌;但因为政策调控,观望和“拉锯战”持续,房价也没有出现进一步上涨。

  房地产市场保持稳定,是人们希望看到的。不过也有业内人士担忧,观望时间持续拉长,对于那些实力相对较弱的中小型开发商可能会吃不消。省住宅与房地产业协会秘书长高炳连介绍,中小开发商手里项目不多,企业规模不大,资金回笼不及时,加上信贷跟不上,周期长了资金链就有可能出现问题。但他告诉记者,目前全省5000多家中小开发企业,暂时还没有出现因资金链断裂而发生倒闭或转行的现象。

  房价波动不大,河北房地产业发展形势看好

  进入7月份以来,以京、沪、深等为代表的一线城市房地产市场在经历房价小幅松动后又现回暖态势,成交量反弹明显。出现这种现象,业内人士分析一方面是部分开发企业在搞推盘促销,另一方面是观望气氛减弱使积压的刚性需求有所释放。随着全国市场的回暖,我省房地产业也出现了小幅“躁动”。但业内人士认为,省内城市不同于一线城市,因为有需求,房价降与不降对想买房的消费者不会产生多大影响。何况河北的大部分城市紧靠京津,特殊的地理位置与京津“天壤之别”般的房价,使河北房地产市场依然被购房者看好。

  “目前北京的房价达到几万块钱一平米,想买房的人在北京买不起,那么到北京的近郊行不行?”省内一位房地产专家说,廊坊、唐山、秦皇岛等地都是京津近邻,不但交通方便,而且房价便宜,所以需求一直都很旺盛。“廊坊地处京津走廊,受北京的影响,房价进一步波动,燕郊已成一个明显例子;而唐山,作为二三线城市,工业发达,购买力也很强;秦皇岛则受旅游业的带动,适合于居住,所以吸引了不少购房目光。”

  “我们属于二三线城市,没有像一线城市那样有所谓的过热,或者是调控之后骤然降下去,这跟我们的经济发展水平还是基本相适应的,跟人均收入水平有关系。”省住宅与房地产业协会会长张凤珠说,今年我省房地产业受北京影响较大,北京周边的一些市县发展较快,省会借助“三年大变样”的动力,吸引了很多大项目和大企业,因而也使得一些高端项目提升了房价。“不过河北省的房地产投资包括土地的开发、新开工面积及销售,还是一直持续的两位数增长,但是房价的增长幅度并不大,房价的增量还是很偏低的,包括石家庄。”

  探寻多种模式,推动企业和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近两年来,随着万达、恒大等一批全国性品牌房地产开发企业纷纷入驻河北市场,省内的不少开发商感觉好像“狼来了”。不可否认,这些房地产开发大鳄对省内房价的上涨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但作为全国知名的大型房地产开发商,在项目品质、营销理念及管理模式上,也给本地企业带来了值得借鉴的经验。石家庄市房协秘书长李水源说,省内的开发企业不要总抱着忐忑不安的心理,总认为是“狼来了”,本地企业也有自己的优势,从本地的民俗民风以及居民的消费习惯上,可能比外企了解得更多,因此可以采取相互学习和交流的方式,推进企业自身和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

  当前,如何应对楼市调控,是省内房企共同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但有观点认为,开发企业的生存不应该仅仅在降不降房价上找答案,更应该思考以新的发展模式来增强企业的生命力。卓达集团常务副总裁张建平说,开发企业应该积极配合国家战略调整,改变自身既有的一些产业发展模式。

  记者采访发现,河北本土房地产开发企业由于发展时间不长,因此缺乏一定的市场竞争力。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我省环京津城市集群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凭借独有的区位优势,便捷的交通网络,丰富的旅游资源,“三年大变样”后更加宜居的城市魅力,这些资源无疑为推动全省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空间。

  “从目前看来,新政对我省影响不大,我省经济增长及房地产市场好于预期,投机炒房、泡沫并不明显,未来一段时间投资增速高、开竣工量大、销售增长的势头还将持续。”张凤珠建议,省内的房企在开发项目时,应当着力在注重低碳、提高品质、改善住房结构及居住环境上下功夫,为城镇面貌大变样做出自己的贡献。

上一篇:民营钢企遭遇盈利瓶颈

下一篇:淡水河谷首降矿价 我部分钢企仍亏损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