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钢网,国内网上钢材现货市场 石家庄分站 其它地区

您现在的位置: 中钢网 >> 石家庄分站 >> 本地资讯 >> 河北三河:矿企私挖滥采“遍地开花”

河北三河:矿企私挖滥采“遍地开花”

来源:经济参考报 编辑:陈琦 2010年06月07日 08:16:03 打印

  《经济参考报》记者了解到,由于这些年房地产业飞速发展,北京以及燕郊地区大部分建筑用沙石、石料都来自河北省三河市东部采石企业。市场有足够的需求,也给当地 非 法 开 采 提 供 了“ 发展”机会。随着房价的不断上涨,矿山企业的石料价格也随着猛涨,导致非法开采行为随处可见。

  近日,《经济参考报》报社接到河北省三河市段甲岭镇居民反映,在三河市东部的矿山开采区,由于常年无序开采,当地居民遭受矿山粉尘污染严重。

  “更可怕的是,一些企业常常在夜里用炸药炸山,一次用炸药就几十吨,窗户和房屋的墙震得嘎嘎响。”

  连日来,《经济参考报》记者在三河市黄王庄镇和段甲岭镇多处矿山采石场实地采访。所到之处,矿山粉尘弥漫,路上有拉石料载重车经过时,能见度不足5米,路旁的红砖建筑,远远望去,白茫茫一片。

  三河市地处京津交界地带,与北京仅一河之隔,地处燕山山脉中段。燕山山脉曾经作为华北平原的重要屏障,有着悠久的历史和迷人的景观,地下矿藏丰富。如今,因为过度无序开采矿石,已经变得满目疮痍。

  粉尘污染笼罩的村庄

  吴长发妻子说,现在洗衣服根本不敢往院子里晾晒,晒过一个小时,刚洗的衣服又是一层矿山灰。“前年我们村很多妇女聚集到一起,开始上路拦车,不让拉石料的车通行,一会的功夫堵了几百辆车,后来政府出面,给村里每人发100元‘污染费’。”

  据《经济参考报》记者了解,由于矿产资源丰富,上世纪80年代初,三河市段甲岭镇周边相继出现私挖滥采矿石现象,大量白云石矿和石灰石矿等资源遭非法开采,从最初的几家不成规模的小厂,到现在已经“遍地开花”。

  在段甲岭镇到蒋福山村,距离只有7公里,《经济参考报》记者发现路两旁到处是采石场在作业,路上有载重石料车经过时,过往车辆不得不避开,停在路旁。“因为刮起的粉尘根本看不到对面是否有车辆出现。很多车辆白天不得不开着灯,或者打开急闪。”当地一位出租车司机坦言。

  据蒋福山村居民韩建财介绍,矿区紧挨着村庄,采矿企业炸山碎石作业让当地居民根本不能正常生活,“有时夜里刚刚入睡,一阵轰鸣的炸山声音把你惊醒,像地震一样,房子都有点晃,你还敢睡吗?”

  在该村通往段甲岭镇的路上记者看到,很多轿车都覆盖上了一层白色粉末,沿途有骑自行车的居民全部将脸包裹得严严实实,街道两旁的房顶长期堆积着矿区飘下来的白色粉末。

  在小九百户村,70岁的居民吴长发介绍说,早些年,矿山未开采时,家房后的山脉一片绿色,很多居民茶余饭后都到马路旁“侃大山”,“现在根本不敢在外面长时间停留,更别说聊天了。”其妻称,现在洗衣服根本不敢往院子里晾晒,晒过一个小时,刚洗的衣服又是一层矿山灰。“前年我们村很多妇女聚集到一起,开始上路拦车,不让拉石料的车通行,一会的功夫堵了几百辆车,后来政府出面,给村里每人发100元‘污染费’。”

  除了日常生活受到影响外,村民的农作物也深受粉尘之害。村民李先生介绍说,每年果树开花授粉时,矿山粉尘和花粉搅和在一起,使果园严重减产,成熟的苹果因为长年覆盖粉尘,所以都有褐色斑点,在市场上根本卖不上好价钱。

  《经济参考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矿区的粉尘污染不仅仅在生产环节,石料的运输车运输过程中产生的二次扬尘也尤为严重。

  事实上,来自三河市交通局的信息显示,该市现在专门从事矿山石料运输的车辆就达近7000辆。一般加长的载重车每次要拉石料50吨以上,因为超载,石料洒落现象严重,过往车辆经过将刚刚洒落的粉末卷起,到处乱飞。

  对于村民反应的情况,记者在102国道上亦有体会,本来在三河市市区天气晴朗,蓝天白云,可是向东5公里进入黄土庄镇辖区时,就像北京的“沙尘暴天气”一样,天空昏黄,地面上能见度极低。

  在当地政府工作的乔先生称,每天上班经过黄土庄到段甲岭一带,开车不得不减慢速度,因为公路上烟雾弥漫,经常有交通事故发生。

  据居民吴长发介绍,几年来该村适龄的年轻人没有一个入伍参军的,因为肺部长期吸入粉尘,导致肺部感染严重,“孩子想参军体检都不合格”,吴的观点在该村其他居民那里得到证实。

  《经济参考报》记者实地调查得知,蒋福山村、小九百户村、大九百户村等20余个村庄都不同程度遭受当地矿山企业粉尘污染。

  越治越污?

  当地村民称,2008年治理污染,当地的矿山企业停产了很长一段时间,因为为确保奥运会空气质量安全,紧靠北京的三河市政府严抓矿山环境整治工作,“完全是面子上的事,奥运会结束后,很多企业又‘卷土重来’了。”

  据《经济参考报》记者了解,对于污染问题,当地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在石料运输道路,经常有洒水车洒水。

  据一位矿山负责人介绍,当地采矿企业每年都缴纳了道路维修费和洒水费。“但是因为运输采石车辆太多,洒水根本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据三河市政府网站公布的三河市国土资源局汇报材料显示,2008年以前,三河市东部共有涉矿企业256家,其中,采矿企业就达175家,灰场40家。

  黄土庄镇政府的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员介绍称,前些年,当地采矿企业的环保问题根本没受到政府重视,很多企业从来没有安装过污染治理设备,更无从谈起环保生产。

  针对矿山无序开采造成的污染现象,环保部多次批示要求三河市进行规范整改。

  2008年6月,该市投入专项治理资金治理东部矿区开发,提出了“关、治、投、转”的四字方针,实现“天蓝”的目标。

  记者从《三河市东部矿区综合开发治理工作方案》和《三河市东部矿区综合开发治理实施意见》两份文件获悉,为了确保治理效果,该市还建立了东部矿区综合开发治理工作责任分解机制,19名市领导每人负责分包7个以上企业。

  文件要求,在3年内实现水泥立窑企业全部关闭,立窑生产线在2008年底前主动拆除的,按照每万吨产能20万元的标准补助,2009年底前拆除的,按照每万吨产能10万元的标准补助。

  据悉,现在立窑生产线已经全部拆除。为了对污染治理保持持续性,2009年11月,经廊坊市委、市政府批准成立福山经济新区管理委员会。并专门成立国土资源分局、规划建设局、环境保护分局等,并下设矿山综合执法大队。

  对于治理污染,当地政府可谓下大力度,也取得了明显效果。但是,一个事实是,现在困扰当地居民多年的污染问题,依然没有改变。

  “主要原因就是很多小企业的私挖乱采现象根本没有得到制止,一些新中标的企业也不按章操作。”一位当地矿山企业负责人一语道破天机。

  当地村民称,2008年治理污染,当地的矿山企业停产了很长一段时间,因为为确保奥运会空气质量安全,紧靠北京的三河市政府严抓矿山环境整治工作,“完全是面子上的事,奥运会结束后,很多企业又‘卷土重来’了。”

  监管不力致无序开采

  福山经济新区管委会的国土、环保和工商等部门经常来检查,“但是时间长了,大家一起吃吃饭,也就熟悉了,现在有钱什么事都好办。”

  据《经济参考报》记者获悉,去年5月,三河市政府将蒋福山一带矿区划分成22个采矿区公开招标。一采石场老板对记者称,所谓的治理就是把蒋福山重新划片,对外公开招标,中标的企业其实就是买公开放炮开山的爆炸权,根本没人管理。中标与否的区别无非就是,中标企业可以直接到三河市公安局下属的金能民爆公司申请办理放炮炸山业务。没有中标的企业,民爆公司则不管爆破。

  事实上,在招标过程中,很多原来的矿山企业多家集资投中一个标的,然后再分开开采,在开采矿山作业程序上依然和原来是一样的。该人士称,因为政府拍卖矿山时标的额高,鉴于资金压力,很多企业中标后又把中标矿山分成几部分再承包给其他小矿主,小矿主的设备根本无法满足环保部门规定的标准,这一点,是导致污染的主因。

  “更重要的是,很多中标企业开采矿山时超出中标区域范围大肆开采,严格来说这是国土、环保等部门失职,可是我们还要偷着乐,因为这样毕竟增加了我们的企业效益。”该人士透露。

  《经济参考报》记者看到,在一座光秃秃的山顶,5台挖掘机在作业,不时发出刺耳噪音,周围烟雾弥漫。“为了赶进度出产量,这些挖掘机天刚亮就开始工作,一直要工作到天黑为止。”

  事实上,无论是中标的企业还是小采石场,都把矿石产量摆在第一位,因为日渐涨价的石料能让企业主们的经济效益不断攀升。

  在段蒋路上,一家中标企业老总顺手指向不远处的几家小采石场,“那些(采石场)都是没有中标的,不也干着呢么?”据他介绍,福山经济新区管委会的国土、环保和工商等部门经常来检查,“但是时间长了,大家一起吃吃饭,也就熟悉了,现在有钱什么事都好办。”

  据一位未中标的矿主介绍,因为没有中标,所以也就是“小打小闹”,主要经营水洗砂等产品,投资在100万左右,如果能挺过一年就有盈利。据该人士统计,在三河市东部矿山,未中标的企业就有几十家。而且从未间断过非法开采。

  “我们开采的成本相对要比中标的企业低得多,卖给建筑工地的价格都是一样的,所以我们可以把利润的一部分用来和环保等部门沟通上。”一家非法开采的企业主诡异地对记者表示。

  按照国家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有关规定,采掘出的矿石应该覆盖,可是,记者发现,当地没有一家企业按此规定执行。据廊坊市环保局的调查报告显示,在三河市东部矿石开采面积约4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其大气污染指数在劣5级以上。

  政府足够重视,污染依然严重,三河市环保局和福山经济新区环保分局两级环保部门对矿山的监管责任难脱其咎。“如果当地国土、环保等部门加强监管、从严治法,严厉打击私采滥挖矿产资源的违法行为,采矿乱象也会得到有效制止,可是当地环保部门都做了什么呢?其实说白了,整治执行乏力的主要原因是相关执法部门执行力不坚定导致的。”一位企业负责人坦言。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的规定,开山采矿之类对环境影响较大的企业,必须先做环评,否则绝对不允许开工。但据《经济参考报》记者三河市环境保护局获悉,截至5月初,三河市环保局只完成11家中标企业的环评批复工作,另外12家企业正在上报审批中,未得到环评批复的企业从来没有间断开采作业。

  记者在福山经济新区管委会了解到,多年来,蒋福山一带矿区环境管理工作没有取得显著成效,甚至连排污登记、排污收费和污染源治理这些基本的环境管理工作都没有做过。

  连续多年的无序开采,现在燕山山脉已经光秃秃一片,采矿对三河市东部矿区山体造成的破坏极为严重,从“谷歌地图”可以直观地看到,一大片被剥去表层覆盖物的山体在四周绿色植被的映衬下显得极其苍白。

  相关部门对此均讳莫如深

  当地政府针对矿山污染做了大量资金投入,三河市东部矿区乱采滥挖现象能否彻底得到治理?症结在哪里?《经济参考报》记者试图求解这一问题,但三河市相关部门对此均讳莫如深。

  据蒋福山村村民介绍说,当地现在人均耕地不足1亩,如果不遭天灾,也很难维持正常生活,很多农民不得不另寻出路,有的去了矿山打工,有的干脆在矿山运输石料维持生计。

  一位农民运输户称,载重五吨的运输车运输一车石料只能赚50元左右,他一天可以往北京郊区建筑工地运输三车左右,一车石料采矿老板却能从中赚得500元至800元,一家矿采企业每天至少开采出20车左右矿山石。如此高的利润,矿山的非法开采才得以“大规模形成”,并且有“愈演愈烈”之势。

  三河市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矿山企业负责人介绍说,当地政府去年对外公开招标拍卖时,每个标的飙升到为2000万元左右。

  福山经济新区管委会环保局工作人员称,到目前为止,已经有22个采矿区拍卖成功,因为标的额过高,一般一个标由过去的三家左右企业集体中标。据《经济参考报》记者估算,仅这一项政府就可得到近2亿元收入。

  来自三河市政府向廊坊市政府做的工作报告显示,2007年,东部矿山企业纳税6000万元左右,当年三河市全年财政收入为20亿元。

  据《河北日报》报道,2009年7月7日,北京金隅集团与三河市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投资20亿元在三河市东部矿区建设新型建材、废旧矿恢复治理等项目。

  据记者了解,前些年,天津蓟县所辖燕山山脉同样非法开采造成污染严重,自从2008年起,蓟县决定停止开采矿山,并对矿山进行治理,很多矿主纷纷来到三河市东部,开采矿山资源。

  一位新近投资三河市东部矿山开采的企业负责人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三河市东部矿山大部分毗邻居民区,空气质量长年属于重度污染,给当地居民身心健康造成很大危害,政府如果真正想治理污染,不能仅仅考虑拉动经济发展,对于污染造成的危害应该给予足够的关注并对受污染居民给予相应的赔偿,这样才能取信于居民和企业主。“我们也不想和当地居民站在对立面,我们该缴纳的钱缴纳了,该怎么做,当地政府最清楚。”

  三河市政府公布的政府工作报告显示,三河市2009年财政收入已达32.5亿元,矿山给三河市财政收入带来了很大支撑,三河市政府多年来也意识污染问题的严重性。并试图找准解决办法。

  那么,当地政府相关部门如何监管矿山企业呢?记者试图在当地土地、环保部门等找到答案。

  三河市国土资源局矿产开发管理股股长刘春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称,东部矿山企业现在行政监管工作由福山经济新区管委会具体负责。前段时间,管委会已经组织相关部门对私采滥挖现象进行治理,对无证开采企业设备进行拆除。至于现在还有无证企业在非法开采,可能是利益驱使。至于污染问题,具体应该由环保部门负责。

  管委会环境保护分局一位工作人员介绍说,环境保护分局也是刚成立不久的机构,现在正加紧对环保不达标企业进行检查。

  记者要求采访该局局长王占国,截至记者发稿时,王婉拒记者采访。

  福山经济新区管委会办公室赵姓工作人员回复记者称,对于记者要求采访事宜,管委会相关部门无权回复,称要与三河市委宣传部联系。

  三河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雷爱军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并没有否认私采滥挖和污染现象的存在。他向记者介绍说,福山经济新区管委会现在正在加紧整治当地矿山开采企业,至于私采滥挖和污染严重问题都在治理查处当中,因为当地的矿山企业多年来形成的格局,治理也需要一个过程,什么时间能治理完成没有具体的时间表。

上一篇:两高一资行业出口政策下月大调整

下一篇:钢价下跌国内焦炭市场下半年难有转机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