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王义芳表示:“我们自己的一些产品相当一部分是"大路货",虽然有一部分高附加值的产品,比重也只有10%至20%。即使是高端产品,跟德国蒂森克虏伯仍有差距。”
3月10日下午,河北代表团在驻地远望楼宾馆召开小组讨论会。会议间隙,全国人大代表、
河北钢铁集团董事长王义芳接受了本报记者专访。
今年1月25日,“河北钢铁”首次在深交所挂牌交易,这意味着,河北钢铁集团在资本市场层面的重组正式收官。
关于重组,王义芳指出,河北钢铁集团在规模上已经是全国第一,但在利润上,与国外大型钢铁集团存在较大差距。但她表示,在全国范围内,河北钢铁集团在兼并重组上走在了前列。
重组后的河北钢铁集团如何寻找更宽阔的发展道路?王义芳给出的答案是:转型。
规模优势
《21世纪》:钢铁业目前经营环境并不乐观,具体遇到了哪些困难?
王义芳:目前,我国钢铁产能已经达到7亿吨,超过实际需求1亿多吨。产能过剩、出口锐减、供求失衡已造成钢铁业经营状况持续恶化。
此外,国内外钢铁市场供大于求的局面短时期内很难改变,行业竞争将更为激烈;同时,能源、资源价格持续攀升,钢铁生产成本压力也日益加大。
钢材价格一直波动较大,去年出现了5次大幅波动。现在的钢铁价格比较合理,但与前期购买的原材料价格相比,企业几乎没有利润空间。但是,如果像过去那样让钢价涨到6000元/吨,这个价格会对后续产业链产生极大影响,将使其生产成本大幅增加,对产业发展非常不利。
随着先进制造业的迅速增长,争夺国内高附加值
钢材产品市场的竞争将日趋激烈。我们面临的竞争压力将比以往更加突出。
《21世纪》:河北钢铁集团在规模上具备优势,重组后产能达5000万吨,全国第一。规模优势是不是能在一定程度上应付艰难时局?
王义芳:也不能这么说。根据相关产业政策,国家将加速推进钢铁企业跨地区兼并重组,在3-5年内培育和形成1-2个上亿吨级的特大型钢铁企业集团,若干个产能在5000万吨以上,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大型钢铁企业集团。
这意味着,我们的规模优势将被进一步弱化。市场竞争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如果我们不加快发展转型步伐,不向产业高端迈进,现有的规模优势也将很快失去。
“大而不强”
《21世纪》:目前我国钢铁业重组步伐缓慢,很多重组停留在表面上,河北钢铁集团目前尝到了重组的“甜头”吗?
王义芳:重组后,我们规模是大了,全国第一。但与世界钢铁巨头德国蒂森克虏伯相比,我们粗钢产量是它的两倍,但利润还不到它的五分之一。我们再不提升产品结构,规模优势将不复存在。
但我们的重组,目前走在全国第一。通过重组,肯定尝到了甜头,光是各项费用就节省了共22亿元。
去年,集团公司扎实推进发展规划、资产管理、资本运作、投资管理、资金管理、人力资源、市场营销的“七统一”,相继整合了进出口、矿产资源、采购、销售、技术研发等同类业务,实现了实质性的整合重组。核心提示:王义芳表示:“我们自己的一些产品相当一部分是"大路货",虽然有一部分高附加值的产品,比重也只有10%至20%。即使是高端产品,跟德国蒂森克虏伯仍有差距。”
联合重组还让公司避免了盲目的重复建设,而且是高水平重复建设。去年,宣钢除了一项总投资20亿元的热轧板卷生产线计划,我们研究了一下目前形势,发现板材已经严重过剩,于是立马否决了,重新给宣钢拟定了打造成“精品结构钢基地”的发展规划。
《21世纪》:你刚才也提到,河北钢铁集团尽管规模全国第一,但大而不强,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
王义芳:我们也认真思考了这个问题。
我们自己的产品相当一部分是“大路货”,虽然有一部分高附加值的产品,比重也只有10%至20%。即使是高端产品,跟德国蒂森克虏伯仍有差距。
我们曾对德国蒂森克虏伯进行认真考察,德国同行除供应宝马、奔驰等高端板材外,还提供技术输出服务,介入装备制造业,另外还拥有配套的粗钢深加工业务,产业链延伸较长。它们甚至给宝马、奔驰提供车门这样的零部件。这些产业链都是中国钢厂不可想像的。
中国钢厂一谈产品结构调整与升级,就是上板材项目,其实,比照外国同行,要做的工作非常多。但无论如何,产业转型是必然趋势。
《21世纪》:在目前的环境下,重组并非易事,河北钢铁集团重组经历了哪些曲折?
王义芳:中国钢厂,无论是国企、民企,还是多元股份制企业,单靠市场的力量,根本无法实现行业的兼并与重组,这方面政府应该发挥更大的作用,下决心推动行业的整合。
像河北钢铁的重组也是“五上四下”,但重组后的协同效应还是非常明显的。重组的难点,依然在于利益重新分配。
《21世纪》:最近有消息说,河北钢铁集团要并购石家庄钢铁?
王义芳:是的。我们想在黄骅港布局,石家庄钢铁的搬迁目的地是黄骅港。目前正在进行,不久后出结果。
转型出路
《21世纪》:那河北钢铁集团的出路在哪里?
王义芳:河北钢铁集团转型迫在眉睫。这种形势下,只有坚持走科技创新型、品种质量效益型道路,以更大的决心和力度推进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构筑强大的技术品牌实力,才能把5000万吨产能推到新高度,在钢铁产业新一轮结构调整中抢占先机、赢得主动。
今年,河北钢铁集团要全面完成“十一五”产业升级改造,形成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经得起市场考验的5000万吨优质产能。
近年来,集团所属各子公司先后建成投产了一大批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工艺装备,尤其是在板材生产方面具备了一定技术装备实力。集团将成为国内少数几个拥有高档汽车面板生产技术条件的企业之一。
《21世纪》:5000万吨优质产能的目标,是不是要在淘汰落后产能的前提下才能实现?现在钢铁业淘汰落后的任务很艰巨,具体操作非常难,你有什么建议?核心提示:王义芳表示:“我们自己的一些产品相当一部分是"大路货",虽然有一部分高附加值的产品,比重也只有10%至20%。即使是高端产品,跟德国蒂森克虏伯仍有差距。”
王义芳:现在大家都说钢铁业产能过剩,于是淘汰落后产能成为一项必要措施。过去全国产能达到1亿吨的时候,就讲产能过剩;去年全国生产了5亿多吨,从库存来看也没剩下多少。所以,淘汰产能要让市场说话。
河北钢铁集团近年来一直在加大淘汰落后产能的步伐。2009年,共压缩建设项目354个,压减投资214亿元。例如,从集团整体产能和国内产能考虑,否决了宣钢投资20亿元、年产200万吨的热轧卷板项目。相反,集中资金重点建设了总投资达193亿元的一大批产业升级、结构调整项目。同时,集团投入资金15.75亿元,完成了54个重点节能减排项目。目前集团生产能力是4000多万吨,有10%左右属于国家产业政策淘汰的范围,在年底前就能提前淘汰完毕。
企业是市场的主体,因此更应该成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实践者;政府则应完善相关的配套措施,建立落后产能的市场退出机制。在落后产能退出方面,政府应该先疏后堵,而不能一味地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