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钢网,国内网上钢材现货市场 石家庄分站 其它地区

您现在的位置: 中钢网 >> 石家庄分站 >> 本地资讯 >> 机构加速逃离四大钢铁股 高库存成钢价上行压力

机构加速逃离四大钢铁股 高库存成钢价上行压力

来源:21世纪网-《21世纪经济报道》 编辑: 2010年01月30日 09:18:00 打印

  核心提示:作为钢铁两大需求主力之一的地产行业遭遇连续调控,此外还有产能过剩及高存货难题,投资时钟会指向钢铁股吗?

  编者按

  2010年的投资时钟会再次指向钢铁么?

  当经济周期处于走出泥淖重回增长轨道的复苏阶段,一些强周期性及最下游行业是投资热点,尤其是在这种经济复苏的动力来自政府超预期的流动性注入和一系列的经济刺激政策的时候更是如此,地产、银行及机械行业2009年的业绩预盈情况居前也许是一证明。

  对2010年的中国宏观经济形势,虽有因刺激政策推出及流动性收紧而产生的不利影响,但主流看法仍是会加快增长,增幅将超过2009年的8.7%,中国经济将进入扩张周期。

  在这一阶段,下游行业的价格上涨压力将传导至中上游行业,从而使中上游行业成为不错的投资标的。

  钢铁行业是主流中游行业之一,在2009年曾赶搭房地产及汽车热潮“便车”而火爆了一把。2010年,钢铁还会再次受到市场的垂青么?

  去年底以来,作为钢铁两大需求主力之一的地产行业开始遭到连续调控,钢铁也是唇亡齿寒,大智慧钢铁板块指数出现六连阴,跌幅达12.8%。此外,横亘在钢铁业面前的还有产能过剩及高存货难题。

  从动态角度来看,钢铁业内不断进行的大重组也许会解决产能过剩顽疾,而高库存也许会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增长及出口(国际价格高于国内)的复苏而得到缓解,而且房地产业也不是全行业尽墨,二三线城市的房地产市场将因城镇化的推进而存在相当的增长空间。

  也许正是基于这种预期,宝钢毅然上调今年1月份的价格,2月价格也维持不变。而且在钢铁板块指数沉沦的大趋势中,仍有大冶特钢方大特钢特立独行鹤立鸡群,二者2009年度业绩分别预增50%至100%及200%至300%,而新兴铸管业绩增长确定性也相当高。

  总体来看,2010钢铁业仍将遭遇千锤百炼,“精钢”也许会由此而生。(方广)

  1.机构弃营

  机构资金对钢铁股的加仓之势在2010年到来之后骤然转向,而首当其中的,就是四大钢企。

  从2010年至今,鞍钢股份(000898.SZ)的整体跌幅高达26.13%,领跌钢铁板块。而大智慧SUPER VIEW也显示,鞍钢股份在此期间资金净流出10.22亿元,占流通盘的比例为4.24%。

  鞍钢股份在2009年四季度为机构资金重仓涌入。根据基金公司四季报的统计,从基金重仓持有的股票数量占流通股的比例看,鞍钢股份的比例高达13.2%,环比上升9.68个百分点。而重仓持有鞍钢股份基金数量,从2009年第三季度的9家增加到第四季度的28家。

  2009年12月,鞍钢股份全线上调产品出厂价,经过加权平均后,相当于吨钢材上调302元。

  这一调价幅度,与宝钢、武钢相比更大。而鞍钢股份重点产品出厂价格已与2009年9月高点相当。招商证券测算,在成本不变情况下,此次调价约增厚2010年一季度EPS0.18元。

  而坐拥鞍钢集团的资源优势,在现货矿和长协矿看涨的局面下,鞍钢股份颇受机构资金青睐。“我们认为鞍钢的成本优势和业绩改善预期是吸引基金增持的重要因素。”天相投顾在其报告中表示。

  而大智慧SUPER VIEW显示,从2010年1月8日,鞍钢股份大户和超大户连续13个交易日减仓,机构出货之势明显。

  而被减持比例最高的,则是武钢股份(600005.SH)。2010年以来,共有12.21亿元的资金净流出,占到了该股流通盘的5.18%。此区间内共有超过18.07亿元净流出,区间跌幅达到21.53%。宝钢股份也遭遇了连续14个交易日的超大户抛盘,超大户的持仓比例,也从1月1日的75.3%被减仓至74.9%。

  “四季度的时候,机构对钢铁整体预期比较乐观。有一种观点认为,随着企业去库存化的逐渐结束,企业利润开始从中游向上游转移。而钢铁虽然是中游,但相对前期利润释放较高的汽车和家电,仍是上游,可以享受这一利润转移的收益。”上海一家券商的钢铁行业研究员告诉记者。

  但随着地产调控政策的陆续出台,以及市场对流动性的恐慌,机构弃营之势明显。

  2.钢价尴尬

  2009年,国内钢材贸易商经历了从地狱到天堂,随后又被狠狠甩下的大喜大悲,而目前在底部半死不活徘徊的钢价,令他们更显茫然。

  “2009年第四季度启动的钢价反弹到现在就已经停下来了,现在已是连续几周下跌。”上海一钢材贸易商告诉记者。联合证券提供的研究报告显示,1月第3周钢材价格下跌幅度甚至有所加剧。

  “以3mm热轧代表品种观察,第三周跌幅达2.20%,明显超越第一周0.46%、第二周0.10%的跌幅。建材及其它板材品种第三周调整幅度小于热轧品种,反映其供需基本面相较热轧对价格更具支撑。”联合证券钢铁研究员黄静表示。

  而近期钢材期货价格的走势,也让人感到惊心动魄。

  以目前成交最为活跃的螺纹钢主力合约1005为例,该合约从去年12月10日(每吨4334元)起步入上涨通道,在今年1月7日一度攀升至每吨4650元,随后便连续下跌,目前仅报收于每吨4300元,连跌了整整三周。

  “这一现象与往年有所不同,因为往年这个时候需求虽然不强,但钢价都处于一个稳步上升的态势。”北京百子湾钢材市场的钢材贸易商张继元告诉记者。

  张继元表示,春节前夕各建筑工地停工,钢铁需求并不太大,但是春节后随着各大建设陆续开工,钢价有上涨的预期,因此在每年初钢价会有一个稳步上升的过程。

  联合证券钢铁研究员黄静和刘晓将此定义为:受到涨价预期下的囤货需求支撑所导致的1月价格上行。

  “当然,像2009初那样因为金融危机导致的下跌,属于例外。”张继元说。

  王静和刘晓认为,今年1月之所以出现钢材价格连续向下调整这种“违背季节性规律”现象,首先源于央行货币政策超越市场预期的提前转向收紧,打压了惯常预期因素对钢材价格的支撑力度;同时北方寒潮因素加剧了需求的季节性萎缩幅度,也对钢材价格产生了冲击。

  这一说法获得了业内人士的认同。

  “现在钢价也是随着其它大宗商品一起向下走,这是一个系统性现象,不能仅从钢铁业本身的情况来考虑。”上海大宗钢铁电子交易中心总裁助理卢程飞告诉记者,“其实2009年第四季度钢价上涨本身就有点不正常,我当时就认为,年前不跌,年后肯定要跌。”

  卢程飞表示,往年每到11月中旬,钢价会持续性下降,而这次钢价却一直涨到了1月的第一周。“这太反常了,价格不跌才怪。”

  而一钢材贸易商向记者透露,一些经销商曾在2009年四季度尝试囤货,“他们就是赌钢价能涨到2010年一季度,当时的囤货行为确实也导致了钢价的上涨。”

  然而好景不长,当库存越来越高之后,经销商却发现下游需求根本难以支撑,价格随后出现了下跌。

  卢程飞认为,该情形可谓是2009年钢材现货市场的缩影。

  “2009年初的时候,整个市场都很悲观,卷板价格掉到了每吨2800元,那时没有哪个贸易商敢囤货,当时有句话叫‘有啥也不能有钢材’。”卢程飞告诉记者,“但是到了3、4月份,资产价格、商品价格开始飞涨,钢材也不例外,这时各家贸易商开始囤货,这也助长了钢价上涨,卷板一下子冲高到每吨4200元。”

  但是,需求并不支撑因囤货而居高的钢价,钢材只是在贸易商间倒来倒去,这便注定了钢价从2009年8月开始的大幅向下调整。

  “但是,我认为这次钢价向下调整的幅度不会很大,目前每吨3700元的卷板再跌能跌到哪里去?2008年那样的价格不可能出现。”卢程飞表示。

  而渤海证券钢铁分析师刘勇也认为,随着钢厂生产成本的逐步上升,钢价止跌回升的可能性很大。

  3.需求孱弱

  虽然分析师对未来钢价表示乐观,而诸多贸易商也仅仅是在观望钢价的进一步走势,但是残酷的现实却摆在他们面前,连创新高的钢材库存已是他们挥之不去的担忧。

  渤海证券数据显示,1月第3周的国内钢材社会总库存周同比增长 104.91%,而环比也上升了2.74%。 其中,长材社会总库存周同比增长123.88%,周环比上升3.78%; 而板材社会总库存周同比增长90.24%,周环比上升1.82%。

  刘勇表示,过高的社会库存始终是钢价走强的隐患,如果政策日趋紧缩,将会存在新一轮的去库存阶段,从而进一步给钢价带来压力。

  “我感觉,自从有了钢材期货和大宗交易平台后,现货商越来越敢囤货,因为这两个市场流动性好,现货商不怕到时没地方卖。”卢程飞认为。

  而钢材期货中的仓单质押等特有融资模式,也让贸易商愿意把货拿到仓库中。“这也是目前库存过高的一大因素。”刘勇表示。

  记者从现货商处得到的反馈信息却是,钢材已成为烫手山芋,能卖就抓紧卖掉。

  “我前期囤货的那些朋友,现在赔惨了。”张继元告诉记者,如果价格一直涨,现货商能从囤货中获取利益,就越敢囤,“但是现在价格跌得这么多,卖都来不及,谁还敢囤货?”

  张继元向记者表示,目前钢铁贸易商正面临钢厂不断提价,同时下游客户又不“买账”的窘境。

  “钢厂要提价,但下游需求根本不支持这样的价格,我们很为难。”张继元表示,目前甚至出现了钢厂出厂价高过现货市场价的情形。

  “倒挂价格在每吨50元到100元。以板材为例,北京地区板材现货价为3800元/吨,但钢厂的出厂价则在3856元/吨,如果加上运输费,到库价格在每吨3900元左右。”张继元对钢厂的提价行为不甚理解,“如果是大的经销商还好

上一篇:1月25日-29日石家庄地区板材走势图

下一篇:机构博弈河北钢铁重组:套利游戏惨淡收官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