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届省委把沽源等9个县确立为环首都扶贫开发示范区;市委要求沽源、赤城、蔚县要为全省扶贫开发树立标杆,成为展示新时期扶贫成果的样本和窗口。沽源县以此为契机,用环首都扶贫开发示范区建设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三化同步、城乡统筹”的思路,加快群众脱贫步伐、促进县域经济快速发展。
把发展特色产业作为农民脱贫致富的首要任务。积极培植壮大蔬菜、马铃薯、奶牛、肉牛等优势农业主导产业。以高效节水、设施种植、集中连片为重点,把蔬菜控制在20万亩左右。深化与无锡市的合作,力争在南方蔬菜市场开拓上实现突破。以打造全省最大的良种繁育基地为目标,不断拉长马铃薯产业链条,总面积发展到28万亩,成立马铃薯协会,发展精深加工。进一步巩固黑木耳、口蘑、白灵菇三大优势菌类核心基地,食用菌栽培面积发展到30万平米以上。走农场式和园区化的经营路子,实现奶牛、肉牛存栏14万头、肉羊存栏30.6万只。大力扶持商品猪场和生猪养殖示范基地建设,生猪养殖达到10万头。发挥金莲川牧业的引领作用,带动全县养兔量突破50万只。
把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培强农村发展后劲的载体平台。努力抓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筑牢农业经济基础。突出抓好抗旱水源、饮水安全、排灌系统等水利工程。加强农业综合开发,建设旱涝保收、高产稳产农田。投资3438万元,在闪电河、平定堡、小河子等6个乡镇建设高标准农田1万亩。助推张承高速、二秦高速顺利实施,确保2014年竣工通车。谋划建设京沽一级公路、沿坝旅游专线。加快600公里“连村”公路的规划及建设进度。鼓励农民兴办家庭旅社、发展采摘农业、田园观光等原生态旅游,重点发展滦河神韵景区周边的农家旅社,实现生态旅游业快速发展。
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提升农民幸福指数的根本出发点。结合中心村规划布局,加强农村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600万元,完成208套农村教师周转宿舍建设工程,继续实施寄宿制学生“蛋奶工程”。深入推进基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逐步完善药品网上集中采购和零差价销售制度,实施新一轮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继续扩大新农合覆盖面。全面启动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工作,基本解决60岁以上农村人口的老有所养问题。依托“阳光工程”和“雨露计划”,进一步抓好劳动力转移培训,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7000人。确保粮食直补、农机具购置补贴等资金不折不扣地发放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