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共有15项科研成果获国家科技奖,在数量、质量和结构上实现新突破
2月14日在京召开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公布了2011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和人员。记者从有关部门了解到,我省共有15项科研成果获得2011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其中,石家庄市有两项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分别是以岭药业完成的“中药连花清瘟治疗流行性感冒研究”和市农科院完成的“冬小麦节水高产新品种选育方法及育成品种”项目。
据省科技厅统计,由我省单位或人员作为第一完成单位(人)主持完成的获奖项目9项、我省单位参与协同其他单位完成的获奖项目6项。按奖励等级分:特等奖1项(参与完成)、一等奖1项(主持完成)、二等奖13项(主持完成8项、参与完成5项)。我省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在数量、质量和结构上实现了新的突破。
2011年度河北省国家科学技术奖的获奖项目水平显著提高。由河北医科大学丛斌教授主持完成的“高度腐败检材降解DNA检验技术体系的建立”项目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实现了我省主研项目获国家科学技术一等奖零的突破。由河北省地质调查院参与完成的“青藏高原地质理论创新与找矿重大突破”项目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
获奖项目数量增加。我省单位主研完成的获奖项目有9项,我省自主创新的获奖项目数量再创历史新高,是国家科技奖励制度改革19年来最多的一年。
获奖项目奖种齐全。在国家设立的自然科学、技术发明、科技进步三大奖种中,全省均有项目获奖,并首次在同一年度内同时取得自然科学奖和技术发明奖两个重要奖项。此外,获奖项目行业覆盖面大,工、农、医三大领域均有项目获奖,体现了全省科研开发能力水平的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