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昨日从有关部门获悉,刚刚过去的一年,我市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综合经济实力跃上新台阶:全市生产总值预计可突破4000亿元大关,增长12%,比全省平均增长水平高出1个百分点。这是我市在“十二五”开局之年实现的一个基础性的、历史性的大跨越。
过去的一年,面对国内外错综复杂的形势,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人民,围绕“转型升级、跨越赶超、建设幸福石家庄”的奋斗目标,按照中东西区域协调发展的总体布局,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以完善城市功能,增强城市承载力为依托,大力推进工业强市,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中部区域隆起效应逐步显现,东部区域整体突破取得较大进展,西部山区发展加快,步入良性循环。与此同时,强势推开效能革命,全面优化发展环境,为经济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助力和支撑。
做优做强
工业经济实现新跨越
2011年,全市工业战线迈出有力的发展步伐,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发展优势产业,做大做强拳头产业,工业生产保持了稳定增长。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市28家国企呈现良好发展势头,去年全年实现销售收入295亿元,同比增长20.5%;实现利润2亿元,圆满完成了年初确定的任务目标。
“工业强则城市强,工业兴则城市兴。”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孙瑞彬指出,工业是我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实现转型升级、跨越赶超两大任务,工业是关键。一年来,全市上下切实增强加快工业发展的紧迫感和危机感,大力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对于医药生物、循环化工、装备制造、农副产品加工等我市传统的优势产业,通过深入开展对标行动和大力推进技术进步、技术改造,全面提升企业和产品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对于电子信息、物流业、现代服务业等蓬勃发展的新兴产业,集全市之力做大做强。
去年,在经济大环境趋紧,全国工业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我市采取了编制出台政策引导发展规划、培育大型企业集团、不断深化企业对标活动、强力推进企业技术改造、引导企业兼并重组和淘汰落后产能等措施,先后编制出台了《石家庄市“十二五”工业发展规划》、《石家庄医药工业“三年滚动发展”规划》、《关于鼓励企业加速发展的实施细则》、《关于鼓励和支持民营经济加快发展的五十条措施》等一系列文件,重点实施了推进工业企业50强上台阶工程和百亿元工程,选择了338项总投资496亿元的项目作为技改入库项目,投入13772万元资金支持了石药、华药、冀凯、威远生化、常山纺织、安瑞科、石飞等企业进行技术改造,使得全市工业经济运行质量得到了有效攀升。预计全年工业增加值增长16%左右;利税、利润增速达到20%以上,能够完成或超额完成年初预定的发展目标。
动力强劲
项目建设实现新突破
今天的项目,就是明天的产业;今天的投资结构,就是明天的产业结构。加快转型升级、跨越赶超步伐,项目是关键。
刚刚过去的2011年,全市上下牢牢抓住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和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这条主线,牢牢树立抓项目就是抓发展的理念,谋划和实施了一批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具有支撑和引领作用的产业项目,通过项目建设这个重要抓手,着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经济发展方式实现根本转变,使全市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的增长,发展后劲得到进一步增强。
在项目建设上,更注重投资质量。去年全市安排省重点建设项目120项,虽然比上年重点项目数少了,但是总投资则达到了3000亿元,增长25%以上。而如果把总投资分解到每一个项目,去年新上项目的平均投资额为24.8亿元,比上年项目的平均投资额整整多出15.78亿元。可以说,去年我市所上项目在质量上有了明显提升。
青岛啤酒(石家庄)项目竣工投产、格力家电产业园项目、神威现代中药制剂、石家庄双鸽食品有限责任公司肉品加工项目(晋州)等一批量大质优的项目相继竣工投产;一批国内外行业领军企业和大客商纷纷到我市考察投资。印尼力宝、沃尔玛、德国麦德龙等世界500强企业,成功牵手我市。我市在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能源、农业产业化、商贸流通、现代物流、城市综合体等产业聚集影响进一步扩大。
我市把招商引资作为实现经济跨越赶超的重要举措,依托现有优势企业、产业基地、新兴产业和30条产业链,加大项目谋划、建设力度,狠抓招商引资。对市级50强企业和30个后备企业、县级20强和10个后备企业,逐一帮助,逐一开发,力争使每个企业都有项目,并加快推进,尽快建成投产,使之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项目建设取得的巨大成绩,离不开投资环境的改善,一年来,市县两级在全力抓好硬环境建设的同时,始终以钢铁般的意志,持之以恒地推进“效能革命”,大力提升行政效能和服务质量,真正做到让企业家高兴,让人民群众满意,使石家庄成为资本“最向往的地方”。
协调发展
结构调整迈出新步伐
据市地税局提供的数据,去年全市完成地税收入196亿元。在各项收入中,二、三产业地税收入均保持了较快增长。第二产业实现税收56.6亿元,同比增收12.2亿元,增长27.4%;第三产业实现税收139.4亿元,同比增收39.9亿元,增长40.1%。
第三产业的税收增长背后是我市服务业发展的步伐加快。“20+x”重点商贸项目和“10+x”物流项目加快推进,综合保税区建设取得进展,省会夜经济火热开展,一批美食休闲广场、特色商业街建成开业。省会总部经济、楼宇经济火热兴起。现代物流、服务外包、文化旅游等现代服务业规模不断壮大,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已达40%以上。服务业对省会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正在显现。
第三产业比重的增加,还得益于“全民创业”的高涨热情。刚刚过去的2011年,我市“全民创业”的大幕徐徐拉开,一系列鼓励创业的政策纷纷出台,一个个支持创业的工程陆续登场。一年间,鼓励创业、崇尚创业、追求成功、宽容失败的社会氛围让每一位想创业、会创业的人都在城市中找到了空间。让“铜板”在石家庄每一寸土地上都跳动起来,正在由梦想而成为现实!据统计,2011年1至11月,全市发放的小额担保贷款突破4亿元,是2003年至2010年的总和,创了历史新高。全市1至11月新增个体工商户41120家,同比增长12.7%;新增私营企业14109户,同比增长27.6%。
围绕调结构、转方式,我市坚定不移地加快发展生物医药、信息网络、先进装备制造、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等,抢占经济发展制高点。
我市产业园区进档升级提速,7个经济开发区和11个产业聚集区升入了省级行列,产业聚集效应更加明显。高端医药产业园着眼于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目前在企业聚集、创新要素聚集、高端人才聚集和高端项目聚集等方面优势已初步显现。我市提出依托石家庄信息产业基地,建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以能源通信应用为主的绿色有“芯”“光谷”全面启动。计划到2015年,建成国际一流的光电产业集群,销售收入突破1000亿元。为此,市政府日前成立专门的半导体光谷推进会,制定长远规划和产业招商优惠政策,全面推进光谷建设。去年信息产业基地新续建项目17个,总投资32.66亿元。为我市实现转型升级、跨越赶超的目标提供了有力支撑。
2011年,得益于一系列惠农政策的强力推动,全市粮食生产连续八年丰收并双超历史,设施农业、都市农业发展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提高,一批美观宜居、群众满意的新民居建成,农民的日子也更红火了。
经济实力的提升,为建设幸福石家庄提供了强大的物质支撑,省会人民的生活必将更加幸福、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