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去年4月的“国十条”和“9·29”新政两次严厉调控后,昨天,国务院发布“国八条”,正式开始近期的第三次楼市调控。“国八条”从限购、价格控制、信贷、税收、地方政府责任等方面全面为楼市调控加码,但是,对于与周边省市相比尚处“房价洼地”的河北,新出炉的“国八条”是否能够切实起到平抑房价的作用呢?记者采访了业内人士。
-“限购令”成打击投机利器
石家庄某房地产投资公司总经理赵杨认为,这次的“国八条”比以往的调控都实际得多,可操作性很强,能够达到平抑房价的目的。
他认为,对石家庄乃至河北的房地产市场而言,最重要的有两条:一是第六条中提到的“限购令”,尤其是针对本地人两套房以上的停售,对投资人群影响会很大;二是房本不够5年的二手房交易要按照全额征收5.5%营业税(此前是按照差额征收),将极大提高交易成本,打击投资行为。比如,一套总价60万买进、80万卖出的房子,以前征收20万元差价的5.5%营业税,而现在要按照80万的5.5%征收,需要多缴纳3.3万。
关于限购条款的出台,坊间传言曾两易其稿。在正式发布的“国八条”中这样表述:“原则上对已有1套住房的当地户籍居民家庭、能够提供当地一定年限纳税证明或社会保险缴纳证明的非当地户籍居民家庭,限购1套住房;对已拥有2套及以上住房的当地户籍居民家庭、拥有1套及以上住房的非当地户籍居民家庭、无法提供一定年限当地纳税证明或社会保险缴纳证明的非当地户籍居民家庭,暂停在本行政区域内向其售房。”
“限购那条,明确提到了省会城市在一定时期内要从严制定和执行住房限购措施,所以石家庄很可能出台限购措施。如果这一措施出台,将会真正打击到房地产业的投机行为。”赵杨说。
-信贷调控意在“釜底抽薪”
河北经贸大学金融学院副院长王重润则认为,这次调控最核心的内容有两个:第一是强调地方政府管控房价的责任,第二是贷款购买二套房的首付比例提高到6成以上(此前是5成)、贷款利率不低于基准利率的1.1倍。
“特别是首付比例提高到6成,我认为如果严格执行,对房地产市场的震动将会很大。”王重润说,因为房地产是一个资金密集型行业,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特别是银行信贷的支持。而这次‘国八条’从信贷方面对购买二套房进一步紧缩,显示出中央政府对于抑制炒房的决心“非常彻底”,将影响市场的心里预期,从而平抑房价。
王重润说:“资金对于房地产就像血液,对于信贷的调控就像对房价的‘釜底抽薪’。”这些举措将使市场的观望气氛更浓厚,并逼出一部分囤积房源,再加上前面政策的累计效应,对房价的上涨应会产生抑制作用。
-王重润:河北房价有望被抑
这次“国八条”调控的目的何在?接受采访的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政府的意图在于打击投机行为、稳定房价,并大多对政策效果持乐观态度。但是,具体到河北,这些政策可以达到预期目标吗?
王重润认为,“国八条”的政策措施可能在短期内极大地影响河北房价。
“以石家庄为例,现在的房价比2003年上涨一倍多了。尽管跟周边省会和京津两市相比属于价格洼地,但是现在来这里买房投资的人确实越来越多,比如山西的煤老板和京津的有钱人,他们都是被这里的低房价和升值预期吸引来的。但是如果‘国八条’能在石家庄落地,又认真执行,那么将会对市场预期有一个很大的调整,而且银行信贷的紧缩则能够控制涌向这个行业的‘血液’,从总体看,这将有利于石家庄房地产的长期景气发展。”他说。
王重润认为,在“国八条”的作用下,今年河北省房价的涨幅会比此前的预期出现更大下降,但不会低于通胀的水平。另一方面,热点城市和局部热点地段有房价下降的可能性。
-政策执行成关键
然而,有业内人士表达了对于政策执行层面的担心。
一位不愿具名的石家庄房地产业内人士透露,目前石家庄楼盘的购买人群中,直观感觉是“投资人群占一半以上”,更有甚者,“我们曾经在一个楼盘做过统计,买二套房的达到70—80%。”
他表示,在购买二套房的人群中,投资者多于改善型需求。因此,意在抑制投机的“国八条”如果真正执行,将有力改善房地产业的不健康现状。但是他直言,这些政策的执行情况堪忧。
“现实是,很难真正堵死投资渠道。”他说,比如在交易环节的高税收,投资者可以找渠道避免,完全有操作空间,比如撤销备案来更名。
还有人担心调控政策成了“狼来了”——多次调控已经让大家没有了紧张感,已经是第三次调控的“国八条”未必能够有效改变市场预期。
然而,更多人的担心是,中央的政策到了地方难免会有阻力,“房产市场不好,对政府也没有好处。”这也许是多次调控但房价仍然高高在上的症结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