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召开的全省金融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提出了“十二五”河北金融发展目标:全省金融业增加值力争实现年均增长12.5%左右。
“十一五”期间,全省金融机构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和省委、省政府各项决策部署,主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和经营发展中的不利因素,积极推进金融业改革发展,有效提升核心竞争力,全力支持我省经济发展和转型,取得了突出成绩。金融布局日趋合理,规模不断扩大,组织体系日臻健全,结构不断优化,改革创新深入推进,总体呈现安全稳健运行态势,为全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了强大支撑,为民生改善和社会和谐提供了有力保障。
“十二五”期间,我省金融工作将充分发挥金融在现代经济中的核心作用,围绕构筑环首都绿色经济圈、壮大沿海经济隆起带、打造冀中南经济区、培育一批千亿元级产业集聚区和大型企业集团,以服务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为原则,以市场为导向,以建立健全多层次、多元化、开放性的金融体系为基础,以增强金融业核心竞争力为主线,大力促进创新,打造现代金融产业,构建党委政府推动、金融机构主导、全社会支持的工作格局,实现我省金融工作的新跨越。
三个“大有可为”,道出了河北金融业未来发展的优势和潜力。
在汇聚金融资本上大有可为。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推进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打造首都经济圈、推进河北沿海地区发展,这标志着我省环首都和沿海等地区发展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同时,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我省完全符合国家关于金融资源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优势区域倾斜的政策导向,完全可以抓住机遇、发挥优势,聚集更多的金融资本。
在引进金融市场主体上大有可为。我省经济总量较大,具有环绕京津的独特区位优势,金融生态环境不断改善,特别是随着环首都绿色经济圈和沿海经济带开发建设力度的加大,引进国内外金融机构,承接京津、沪深和国际金融总部后台服务的条件已经具备,把河北打造成金融高地的时机已经成熟。
在做大做强地方金融机构上大有可为。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向纵深推进,市场准入政策有所调整,金融服务领域逐步扩大,为地方金融产业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各级党委、政府要有效利用这一政策和机遇,明确发展地方金融的战略思路,积极推进农村信用社转制为商业银行,推进城市商业银行加速发展壮大。同时,加强我省地方金融与外埠金融的互动、融合和渗透,充分利用外部资源培植发展我省金融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