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要点:
由于短期内需求较为清淡、钢材产量也稳步增加,沪钢具有回调需求,但钢厂微薄的利润及偏小期现价差价限制了沪钢的下跌空间。同时,考虑到明年需求较为旺盛、原材料稳中趋涨,短期的回调并不会改变沪钢长期向好趋势。就本周行情走势而言,由于央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降低了短期内加息风险,期钢或将冲高,但需防范回落风险。
本周看法:
宏观政策方面,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明年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取向要积极稳健、审慎灵活,重点是更加积极稳妥地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明年在改善民生上要扎扎实实办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住房保障等几件实事。上周五央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意味着年内加息的可能性降低。
短期内需求减弱。钢材需求可以划分成终端需求和代理商中间需求两部分。对于终端需求来说,当前建筑钢材需求已经进入淡季。从11月份开始,冰冻天气使得东北及华北地区不适合工地开工,现货流向呈现出“北钢南运”的特点,但南方地区的需求显然无法完全消化全国的钢材产量。同时,春节长假因素也会对建筑钢材消费产生不利影响。从以往的经验来看,消费淡季将会持续到第二年开春。另一方面,代理商的中间需求也不容乐观。由于以前铁矿石协议价格是年度定价,市场对铁矿石价格的上涨预期往往较强,现货代理商往往具有较强的“冬储”冲动(即在冬天的消费淡季囤货,待第二年开春后的消费旺季卖出,同时也博取铁矿石协议价格上调带来的超额收益)。但今年进口铁矿石的定价机制转变成季度定价,协议矿的价格将趋于透明,现货代理商能否保持往年的“冬储”热情,还是个未知数。如果现货代理商“冬储”积极性减弱,那么来自代理商的“冬储需求”也将减弱。
钢材产量稳步回升,后期的钢材供应压力将持续增大。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1月全国日产粗钢为167.23万吨,较10月增加4.98万吨,这是钢材产量连续第二个月回升。随着年底的到来,各地方政府的节能减排任务逐步完成,对钢厂的拉闸限电措施或将逐步放松,前期停产、限产的钢企陆续复产,钢材供应量也随之增加。
近期铁矿石价格稳中有涨。虽然近期海运费小幅下降,但由于钢厂复产,铁矿石需求增加,国内各大港口的现货资源偏紧,为进口铁矿石价格提供支撑。同时,根据季度定价机制,明年一季度协议价格将根据9-11月份的铁矿石现货价格决定。而9-11月份国内铁矿石现货价格已经有所上涨,因此明年一季度协议价格上涨已经毫无悬念。据媒体报道,日本一些钢铁企业已与淡水河谷就明年一季度铁矿石价格达成协议,将由今年四季度的每吨126美元(FOB)上调至明年一季度的135美元(FOB),涨幅约7%。当前,铁矿石进口商存在较强的囤货冲动,这也是铁矿石现货价格坚挺的原因。
焦炭价格在上下游的夹击中艰难前行。当前炼焦煤价格高位运行,但由于国内钢铁行业低利润运行,钢厂持续压低焦炭采购价格,导致焦厂在炼焦环节的亏损达到200元/吨以上,焦炭价格已经基本没有下跌空间。后期焦炭市场或将演绎“成本推动型”的上涨行情。
在正常情况下,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会保持一个相对合理的价差,这个价差主要包括持仓成本和一定幅度的正常溢价。对于螺纹钢期货而言,螺纹主力合约与现货价格的合理价差为20-30元/吨·月左右,这就意味着螺纹钢主力合约RB1105应该比现货价格高出100-150元/吨。而当前RB1105与上海地区现货价格(理论计重)相当,如果考虑到上海地区理论计重存在的负公差,实际上现货价格已经高于期货价格,这种价差结构为沪钢提供明显支撑。
消息解读:
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11月国内粗钢产量为5017万吨,同比增长4.8%,较上月减少13万吨;11月日产粗钢为167.23万吨,较10月增加4.98万吨,连续第二个月回升。1-11月粗钢产量达到57725万吨,超过去年全年水平,同比增长10.1%。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10年12月20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旬报周四显示,11月下旬国内钢铁产量进一步回升,日产量达164.3万吨,环比中旬增长2.74%,因节能减排力度放松及钢市回暖继续刺激钢厂复产。旬报并显示,11月全国粗钢日产量则为162.2万吨,较同一口径下10月日产量增加3.8万吨,增幅为2.4%。中钢协数据并显示,11月下旬重点大中型企业粗钢产量为1,367.58万吨,全国估算值为1,642.85万吨。11月中旬国内钢铁生产继续窄幅回升,期内粗钢日产量达160.7万吨,较上旬环比增加0.4%;国家统计局此前公布,中国10月粗钢产量为5,030万吨,同比下降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