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丰(HSBC)23日公布,6月份汇丰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HSBC China Manufacturing Purchasing Managers Index, 简称PMI)的预览指数降至11个月来最低水平,中国制造业增长前景堪忧。
汇丰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专栏)认为,6月份PMI预览指数显示,由于紧缩政策见效同时外需疲弱,总需求正在降温。
PMI下降,不仅仅让我们看到了制造业的萎靡,更让我们在这一轮钢价下跌的过程中,找到一丝堪忧的理由。
端午节过后,期螺,热卷电子盘,板材现货价格,纷纷开始下滑。由于建筑钢材下游需求并未出现大幅的萎缩,所以建材现货价格并不如板材的猛烈,不过钢材整体价格已经很明显的进入了下行通道,而市场普遍预计,此轮下跌幅度将不会太小。
而此轮下跌的主要原因,不外乎货币市场的不断紧缩,原油价格的连续下挫,以及钢材下游需求的不振。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5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3%,环比回落0.1个百分点,为连续两个月持续回落;1-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0%,增速比1-4月份回落0.2个百分点。很显然,整个工业继续转弱,再加上高温以及局部地区恶劣天气,短期内这一趋势仍将继续。至于建筑业,高温正在抑制其开工,再加上目前并非保障房开工高峰期,6、7月房地产及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环比下降概率较大。而6,7,8,月份也是板材需求的传统淡季。
在钢材深跌之后,市场最关心的问题只有两点:首先,钢材价格低点的在什么位置,其次,钢材价格什么时候能够开始空翻多。
笔者认为,在以往每次钢材价格持续下挫的行情中,下探的深度都不是很小,此次恐怕也不会列外。而什么时候钢材价格能够空翻多,不但需要宏观经济层面的指引,还需要下游需求的刺激。在大宗商品相关度和金融属性如此之高的今天,钢材价格的反转不但需要整体经济形势的好转,也需要以原油为首的大宗商品价格回暖。至于下游需求,在金九银十的传统旺季之前,钢材价格有很大的上行可能,而且应该会在下游需求正式开启之前,价格会提早的开始上行,毕竟目前钢材经销商对后市的预期,是主导钢价走势的关键。